云南茶马古道问题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uieui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木霁弘、陈保亚等六名学者徒步考察了滇藏、川藏茶马古道,借用唐宋时期出现的茶马互市提出了“茶马古道”。在中国的范围主要是藏、川、滇地区,外围可延伸到广西、贵州、湖南等省市,而国外则直接抵达印度、尼泊尔和东南亚的缅甸、越南、老挝、泰国等国家,并波及南亚、西亚、东南亚的另外一些国家。 本文对以云南为例,对云南茶马古道做了系统的阐述,参考了茶马古道的最新成果,认为茶马古道一共有七条。主要论述云南茶马古道对云南的经济、政治、宗教等的影响,范围更加具体,并与现今社会发展联系起来。 这里研究的云南茶马古道路线主要有七条,并且沿途环境恶劣,一路艰难险阻。马帮是茶马古道的主要运输工具,由于近代云南对外贸易的发展,进出口商品的增多,更多的云南人投入到马帮运输中,马帮的规模也随之越来越大。在抗日战争时期,马帮在运输物资方面为抗日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马帮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马帮文化,马帮极强的冒险精神、开拓精神、宽容精神、爱国精神、讲信誉守信用精神、创新精神、勤勉精神至今依然鼓舞着我们。随着社会的发展,云南茶马古道作为重要交通运输通道的功能已经逐渐的衰落,逐渐被现代化的公路、铁路取代。 总揽云南茶马古道的发展历程,唐宋时期,由于云南农业、手工业、畜牧业等发展迅速;并且这一时期,对外贸易繁荣,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云南茶马古道的发展。明朝时期,战争不断,由于明朝战马的需求量大,汉藏茶马贸易达到了极盛时期。清代,茶叶运输到藏区的规模进一步加大,汉、藏茶道也有长足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阻断云南各地对外交通干线的近现代运输,如滇缅公路等。云南人民为支援抗战,又重新启用马帮对外运输,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抗日战争结束后,抗战期间出现的繁荣景象逐渐衰落下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滇藏公路等现代交通通道的修通,云南茶马古道逐渐被现代交通所取代。 云南茶马古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茶马古道有利于加强民族的团结与稳定:云南茶马古道是一条云南经济发展之路;云南茶马古道是一条宗教传播之路;茶马古道是一条文明传播的古道;云南茶马古道是云南的一条民族融合之路。 云南茶马古道对云南近现代民族、经济、政治、宗教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茶马古道,云南民族文化在与外来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整合与涵化,形成富有地方民族色彩,又具有鲜明的外来文化影响的文化特征;云南茶马古道在古代作为贸易的交通要道,加强了云南与国内外的贸易发展,促进了云南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统一及领土完整;茶马古道上的宗教文化交流,促进云南宗教种类繁多,本土宗教呈现出多种历史形态,并且具有世界性的特点。 云南茶马古道促进了云南的发展,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云南茶马古道许多路段已经被现代化的公路、铁路所取代;其旅游开发也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所以我们更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云南茶马古道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云南茶马古道的保护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茶马古道遗址的保护,另外一方面是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其他文献
南阳盆地地处我国南北交界地带,在历史上曾是南北文化交流的枢纽之一。   两周时期政治格局变动剧烈,相应地文化交流也较为频繁。南阳盆地作为当时南北交通的要冲之地,这一时
本论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把《湘报》的出现和演变,当作一个社会文化的历史现象来看待。具体的学术研究程序,是由现象入手,以个案为研究手段。不是首先预设或套用一个流行于
圣人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圣”的观念起源很早,与远古时期的巫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其时的“圣”只是巫的一个能力特征,含有听觉敏锐,聪明智慧的意思。西周时,中
孔庙,是祭祀孔子及其夫人亓官氏和七十二贤人的地方,是推广儒家教化而兴建的重要礼制性建筑。中国封建社会历来把儒学视为中国文化的正统,儒家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孔子,自然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