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OLFM4(Olfactomedin4,其至今尚未有公认的中文译名,可暂译为嗅素4)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宫颈上皮内瘤变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与宫颈癌发生、发展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济南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宫颈组织蜡块标本,共计135例,其中正常宫颈组织20例,CINⅠ25例,CINⅡ31例,CINⅢ27例,宫颈鳞癌32例,患者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41.9岁,中位数年龄42岁。所有标本均具有完整的临床数据和病历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过化疗和放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各个组织中OLFM4的表达情况,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OLFM4的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少量细胞核也可见着色,呈浅黄色至棕褐色不等的颗粒,灶性或弥漫性分布。其在正常宫颈组、CIN组、宫颈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94.0%、96.8%,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癌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癌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C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内随宫颈上皮内瘤变级别的增加,OLFM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0%、93.5%、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Ⅱ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CIN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Ⅲ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CIN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Ⅲ组与CINⅡ组阳性表达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OLFM4在正常宫颈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宫颈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92.0%、93.5%、96.3%、96.8%,随宫颈病变程度的进展(正常宫颈→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OLFM4阳性表达率逐渐增加,宫颈病变程度与OLFM4阳性表达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611,P<0.01)。3.在宫颈癌组中:(1)OLFM4在患者年龄≤43岁组和>43岁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OLFM4在临床Ⅰ期组和Ⅱ期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OLFM4在肿瘤最大径线≤4cm组和>4cm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7%、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OLFM4在高分化组、中分化组、低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00%、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分化组与中分化组阳性表达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分化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OLFM4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细胞分化程度与OLFM4阳性表达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0.589,P<0.01);(5)OLFM4在浅肌层浸润组与深肌层浸润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5%、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OLFM4在无淋巴结转移组和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2%、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OLFM4与CIN的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其在高中级别CIN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低级别CIN,可作为预测CIN转归的分子生物学指标之一。2.OLFM4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随宫颈病变进展,其表达逐渐增强,二者呈正相关关系,有望成为一个新的肿瘤标记物。3.OLFM4与宫颈癌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其在高中分化组的表达明显高于低分化组,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宫颈癌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