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行政的发端肇始于19世纪末的欧洲国家,在20世纪初的美国形成了典型形态。在20世纪以后直到今天的一个多世纪里都在大放异彩,方兴未艾。在统治职能与管理职能的此消彼长中不断走向成熟,其中始终贯穿其中的是两个基本价值维度,即效率与责任。在行政学的百年发展史上,行政效率和政治反应始终在进行一种零和博弈。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全球化的迅猛扩张,全球问题增加,政府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迫切期待变革,于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改革公共行政的浪潮。公共行政学者日益认识到公共行政的最高价值是责任,效率只是实现政府良好治理的一个条件。不管是突出责任还是效率,二者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强化政府职能,实现良好治理。随着民主政治理论的扩展,公民权利的日益觉醒,公众参与的呼声日益高涨,法治理念的深入人心,建设一个高效、负责、民主、透明的政府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与变革期,我国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但是我国政府的公共行政责任体系建设仍存在许多弊端与不足。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以及责任政府的背景下,公共行政责任体系是否完善将直接影响政府功能的发挥,不完善的责任体系可能导致政府合法性基础的不断丧失,政府公信力下降,政府回应力弱化。因此,关注和研究公共行政责任问题,理论学者责无旁贷。现阶段,公共行政责任的实现成为主流价值点,本文就是在建设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以及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大背景下,以国内外现有公共行政责任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以现阶段责任实现案例为蓝本,以公共行政责任概念的历史演变为研究切入点,借鉴国内外关于公共行政责任建设的理论模型,运用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理论,分析当代中国公共行政责任体系现状,结合个人对公共行政责任的理解,通过理论分析,尝试提出建构中国特色公共行政责任体系的初步想法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