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但背后“高投入、高污染”的能源消费方式使我国的能源问题愈加突出。“十一五”规划要求,到2010年,我国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单位GDP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节能降耗成为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首先,对我国能源消费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发现我国能源消费存在着耗量大、效率低、用能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于是从中发现节能降耗的潜力和节能降耗的主要途径。其次,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国外降低能源消耗的模式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能源消耗的三种基本模式:循环经济模式、科技投入模式和结构调整模式。其中循环经济模式和科技投入模式是着眼于长期目标的控制模式,而结构调整是近期和远期目标兼顾的控制模式。本文指出,根据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要在十一五末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近期内必须优先采取结构调整模式。因此本文将研究重点确定为如何快速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针对快速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本文结合总量生产函数理论和投入产出模型,建立了以资本和劳动力两种主要生产要素调整幅度最小为目标,以人均GDP翻两番、单位GDP能耗降低20%、以及土地等其它资源为约束,考虑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相协调的数学规划模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通过资源优化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对控制能源消耗虽在理论上然可行,但生产要素的调整幅度较大。第四,论文对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我国经济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良性增长并改善我国的就业结构。最后,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论文针对影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给出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综合创新性。研究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和研究过程中所用的单个方法都是平常的理论和常用的规范模型,但是将这些平常的理论和常用的规范模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就能很好的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