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以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MC-Mass Customization)为背景,主要研究了基于顾客个性化需求条件下,企业产品属性输出和定制程度的优化问题.该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第一章作为引言,首先描述了研究课题的背景和生产模式的演变历程,对国内外MC的研究现状做了一个简单的综述;对MC模式给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提出了几点看法,并对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进行了探讨.(2)第二章通过对有关文献的概括,将MC模式的概念、思想和方法进行了总结,给出了一个较为清晰的MC理论和实施方法框架.(3)第三章将MC模式与其它生产方式进行了系统地比较;MC模式最重要的出发点是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其它一些先进的生产模式也能获得个性化产品,基于此,对企业如何正确选择生产模式,该章提出了一个基于企业诊断的多目标的决策方法,讲述了企业诊断的有关概念和方法,并为精益化战略和结构诊断设计了一些诊断问题,总结了各种管理水平在各"控制点"下所表现出来的特征.(4)第四章首先分析了产品属性的层次结构,并据此建立了数字化的个性化需求矩阵,提出用(模糊)聚类分析的原理,将有相似需求的顾客"聚类",企业再以类或族的方式组织生产;MC企业以类或族的方式组织生产,企业只对每类产品提供一种(或相近)输出,必然带来与顾客"理想"之间的差距,该章首次提出"相对误差"的概念,并提出了基于"相对误差"的顾客一般满意函数.(5)第五章首先基于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输出,研究如何对个性化顾客的产品配置(指派)问题,建立了指派问题的模型;在本章的第二部分,将企业的产品输出属性值看作未知量,以全体顾客总体"相对误差"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含整数规划的非线性规划模型,基于模型的实际含义,在聚类分析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一种优化的枚举算法,减少了计算量,可以求得输出属性的最优解.(6)第六章提出了以"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的程度"来定义定制程度(水平),在"输出是优化模型的结果"的前提下,以"企业最终产品类数目的多少"来划分定制程度,并根据实际产品与顾客需求之间的误差,来研究MC企业定制程度的优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