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业是一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其经营绩效关系到整个国家宏观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因此对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意义深远的课题。特别是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资本雄厚,经验丰富,管理先进的外资银行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构成极大挑战。如何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生存继而获得发展,对每家银行而言都显得愈为重要,而提高银行经营绩效应该说是一个根本的解决办法。现实中,由于商业银行业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导致有效的治理结构难以建立,治理机制难以发挥其作用,最终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提高。因此,针对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二者关系的研究对于我国商业银行业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出发,并根据新巴塞尔协议定义的商业银行资本,探讨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对其经营绩效产生的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反映银行资产管理能力、盈利能力以及银行利用资本的能力,是银行竞争能力的集中体现。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经营绩效。直接影响在于资本结构决定了银行的融资方式和融资结构,同时决定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但是由于银行资本的高杠杆性、银行总资本占总资产的比例非常低,又说明这种直接作用的影响相对而言较小。银行资本结构对经营绩效的更主要的影响在于资本结构基础性决定银行治理结构,治理结构又决定银行经营绩效这种间接作用上。在进行全面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我国几家主要的商业银行的最新数据为样本,通过比较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整体上显著,但个别因素的影响作用解释力较弱。最后通过分析实证检验的结果,提出优化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政策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内容包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论文的大体框架,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以及存在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资本结构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是银行资本结构与其经营绩效的关系分析,这部分从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特殊性出发,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和经营绩效的关系,包括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其经营绩效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第四部分是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现状进行描述和展现。第五部分通过实证分析说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第六部分是全文的总结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提出优化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就是将资本结构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结合起来,在分析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特殊性的基础上,对银行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具有特殊性,表现为核心资本与附属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各自内部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因此本文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选取解释变量。第一类解释变量用来说明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结构。本文选取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CR1)、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平方和(H5)、流通股比例(PFS)以及第一大股东的性质(MY)作为衡量商业银行核心资本结构的指标。其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平方和考察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集中度。第一大股东的性质用来衡量不同的股权性质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流通股比例用来衡量外部治理的有效性。第二类解释变量是用来说明商业银行的附属资本结构的,本文选取了附属资本与总资本比例(SUBC)的指标来衡量商业银行附属资本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结合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实证分析两种方法,得出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