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经济一体化的模式比较与政策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198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全球化过程中扮演着日趋重要的角色。根据WTO的相关统计数据,截至2007年底,全球共有350多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中以欧盟和北美自贸区所取得的成就最为引人注目。 从世界范围来看,国家也是一种特殊的区域。通过加强国家这个大区域之间的经贸联系,寻求更广的经济发展空间,已经成为世界上多数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政策选择。中国与东盟国家地理位置邻近,双方在资源构成、产业结构和工农业产品等方面各具特色,互补性很强,发展经贸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 作为中国参加的第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国内都引起了高度的关注。双方在经济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2007年底便提前达到了贸易额2000亿美元的目标。但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成功运作更需要在制度和政策上的制定和保障。 本文以公认最为成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欧盟为蓝本,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其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对比,探讨建立符合中国与东盟现实状况和双方国情的经济一体化模式,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9.11事件的爆发掀起了以反洗钱为基础的全球金融反恐高潮。美国政府不仅要在政治、军事、情报这三个战场上剿灭恐怖组织,还在第四战场金融领域,发起一场在全球范围内断绝恐怖组
清末民初的新加坡华文报刊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其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海外华人的生活进行了细致入微而又立体多维的观照。从族群认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期华人对于国家认同观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