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铁路作为一种新型的、快速便捷的交通方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作为远距离移动的首选。特别是近年来,集航空的速度和航海的容量为一体的新一代高速铁路,逐渐走向了全球化发展的道路,引领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许多国家都制定了高铁计划,国际高铁需求旺盛,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高速铁路产业在中国被列为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高铁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至今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并带动了各相关行业的发展,推动了更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随着国家推动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战略的提出,中国高铁产业拓展国际工程市场,需要抓住机遇、适应高铁市场全球竞争环境、挖掘和提升自身产业竞争优势。因此,本文对高铁产业的产业特点和结构进行科学认知,对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建立高铁产业的竞争优势静、动态形成机理模型和评价模型,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1)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通过对高速铁路产业和产业竞争优势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总结当前研究趋势和不足;明确研究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并设计技术路线。(2)相关研究和理论基础概述。通过文献综述,明确了高铁产业的定义与组成,并对竞争优势理论和系统动力学理论进行概述。(3)识别和分析高铁产业竞争优势影响因素。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等途径提取出24个高铁产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并通过问卷调查咨询学术界和业界相关从业人员的意见。利用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和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识别其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探寻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4)研究高铁产业竞争优势形成机理。基于理论研究和调查数据分析,通过假设影响因子之间的作用关系,借助Amos软件检验其路径显著性,得到高铁产业竞争优势形成机理结构模型;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高铁产业竞争优势形成机理动态模型,利用Vensim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分析,模拟高铁产业竞争优势发展趋势。(5)构建高铁产业竞争优势评价模型并提出提升策略。首先取中国、日本、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和韩国七个主要高铁国家的高铁产业,基于形成机理动态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对其竞争优势趋势发展进行预测分析。构建高铁产业竞争优势评价模型,进行竞争优势对比评价。从高铁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出发,从国家、产业、企业三个角度提出高铁产业竞争优势提升对策和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一方面在理论上完善了产业竞争优势的研究体系,另一方面为提升高铁产业竞争优势提供有效合理的建议,为高铁产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