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传统集市场所的建筑人类学分析——以大理“街子”为例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in90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集市场所以一种和谐生活场景的面貌而存在,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现着独特魅力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综合体,在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集市场所具有时间的延续性和空间的拓展性。作为人类生活的载体,其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在当今也面临众多珍贵元素湮没的局面。本文从建筑人类学的视角出发,把传统集市场所的发展演变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交互作用的结果,并较多地以因其境内众多民族和特殊地理条件而呈现多元化状态的云南地方传统集市场所——“街子”作为聚焦对象,分析了传统集市场所的发展与生产力水平的关系,突出传统集市场所形态的社会特征和社会经济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和谐互动,力求再现该地区传统集市场所发展的历史脉络,探寻其形态演化的一般机制,剖析其中的规律性和真实性,从而达成通过对传统集市场所这种和谐生活场景的剖析、期许更多的和谐生活场景的创造与显现的愿望。 全文由五部分组成。引言与导论部分阐明论文的研究背景,概念界定与辨析,以及研究方法等,着重理清集市行为习俗与集市场所、集市聚居的形态关系,而建筑人类学分析将更加贴近于人及其生活的主体性本质。第一章探析了我国传统集市场所及其聚居的起源,在追溯原型(prototype)和划分类型的基础上,说明集市场所的原型与集会场所、集市行为与集会活动等的因果关系。第二章揭示了云南传统集市场所发展的动因,在纵向梳理的过程中,试图阐明那些表现相对隐性的社会经济发展结果的一面。对传统集市场所的发展而言,获取物质利益是初始动因。第三章分析了云南“街子”的生活习俗及其物质形态空间的表现形式,在把物质文化、人类行为、信仰与理念放在传统集市场所形态的整体中去考察并展示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探讨其范式(paradigm)。第四章描述了传统集市场所的现实和未来发展的动向,在前文纵横向论述的基础上,总结新形势下传统集市场所形态的现存社会经济意义与发展趋势,并显示文化认同是和谐人性场所健康发展的主旋律。
其他文献
屋顶是建筑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抵御风雨侵袭的庇护所,还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现代建筑在结构、材料和技术上都比过去有了质的飞跃,使建筑屋顶的外观
道路照明的数字化是数字城市的一个重要节点,道路照明仿真的数字化是数字照明的主要内容和标志之一。 仿真的数字化即数字化仿真。道路照明的数字化仿真是在虚拟环境中判断
中国传统建筑色彩是中国建筑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它的形成与发展与其所在的地域文化密不可分,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区域特性。正是
本论文以闽南地区特定的气候环境为研究背景,通过对传统建筑节能方法的分析和对国内外先进经验的总结,提出了体现气候适应性概念的闽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方法。 第一章绪论部
当代医学正经历着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的综合模式转变的过程.个人的心理行为、社会效应被提到了与"生物医疗理念"等同的高度.医学领域的变化也对医院建
建筑流线设计作为建筑设计中最基本的环节之一,与建筑设计的各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古至今,建筑流线都未能与建筑功能、空间等一并上升到同样的理论高度,虽然在建筑设计中流线
学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不断提高,近几年私人汽车拥有量的不断增加,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住区停车已经发展成为衡量住区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住区在
学位
会展建筑是为会展活动提供服务的空间场所,是人们在其中进行物质、文化、学术等方面信息互动交流的建筑类型。近年来,随着我国会展业的快速发展,作为一种新型建筑的会展建筑也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