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CD44v6、MMP-9、Oct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探讨CD44v6、MMP-9、Oct4在乳腺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的作用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了解乳腺癌和干细胞发生机制以及为临床诊治乳腺癌和判断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D44v6、MMP-9与Oct4的表达特征,结果判定参照许良中等的方法,采用临床病理方法,对乳腺癌病人的年龄、肿块大小合淋巴转移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应用Fisher’s确切概率检验、用秩和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CD44v6、MMP-9和Oct4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分别表达定位在肿瘤细胞细胞膜、细胞浆和细胞浆,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1%、59.5%、43.2%。2、CD44v6和MMP-9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均<0.05),与患者年龄、肿块大小及ER、PR是否阳性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3、Oct4与组织学分级有相关性(P<0.05),与患者年龄、肿块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及ER、PR是否阳性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4、经Spearman相关分析, CD44v6和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rs=0.703,P<0.01),Oct4与CD44v6和MMP-9的表达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1、CD44v6的表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是否有癌转移、病理分级之间有差异,即CD44v6可以促进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并随着病理分级的增高而表达增强。2、MMP-9的表达随着病理分级增高而表达明显增强,说明分化差的癌细胞具有更强的诱导MMP- 9表达的能力,因而具有更强的浸润能力并在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3、Oct4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说明不同病理分级的乳腺癌组织中均存在数量不等的具有干细胞特征的多能性低分化或未分化的肿瘤细胞。Oct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强度随癌组织的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加,肿瘤分化程度越低,其基因结构及表型越接近原始幼稚的干细胞,说明恶性程度相对较高的乳腺癌组织中存在具有干细胞特征的肿瘤细胞数量较多。4、CD44v6和MMP-9在乳腺癌肿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说明两者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转移浸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乳腺癌侵袭和转移的重要分子学指标,阻断CD44v6和MMP-9的表达可能给乳腺癌治疗提供一个方向。其机制是CD44v6和MMP-9使肿瘤细胞具有容易脱落并降解基质膜及细胞外基质的能力,使肿瘤细胞在侵袭转移过程中突破各种屏障如上皮细胞的基底膜、血管基底膜及细胞黏附能力更强,使肿瘤细胞更容易发生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