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街道综合执法制度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ghui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6年7月以来,深圳市推行街道综合执法制度已近3年时间。将综合执法重心下移到街道一级,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行政执法领域和基层政府管理中存在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是一次有益的创新和尝试。在推行此制度的过程中,基层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凸显出了不少问题,已明显地影响了综合执法的成效。   基于中国现在政治体制改革之现状,综合执法已势在必行,但是执法过程中的问题也在所难免。为进一步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执法办事效率,优化完善综合执法制度,解决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也成为了当务之急,因此很有必要对现行的综合执法制度进行深入的研究。   笔者从制度建立的价值目标、执行者能力、相关方的支持等方面剖析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认为街道综合执法制度的价值目标是符合目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的(精简统一、高效便民、权责一致),从长期看,政府也有足够的能力来推行。在当前政府管理思路尚处于探索阶段推行该制度也是必要的。但是由于目前执行者能力及相关部门和法律体系的支持不够,该制度尚未达到预定的目标。因此,政府下一步应从当前、长远两方面着手在合理界定执法范围、提高执行者能力,强化相关支持力度等方面使该制度不断得以完善。
其他文献
1954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F.Drucker)在其经典著作《管理实践》(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中率先提出应当“通过目标和自我控制来进行管理”,目标管理理念应运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群体性事件呈现多发态势,一度成为社会热点和焦点,引起广泛关注。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社会影响重大,一旦处置不当会给政府公共管理造成严重危机。目前,我国对群体
近年来,各地方政府都发了许多与专利相关的科技政策,促进了各地区专利的申请量大幅增加,也因此造成了低品质专利数量大量的增加,因此有许多关于专利政策的改善与调整的研究。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