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MT标记联合LC-MS/MS技术对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血清差异蛋白质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ymhd_hh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本实验采用TMT标记定量蛋白质技术联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构建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及正常人血清差异蛋白质表达谱,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系统筛选并探寻相关疾病差异蛋白质,探究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中甲功正常者及甲功异常者之间血清学蛋白质差异,为甲状腺相关眼病的发病机制提供蛋白质水平依据。[方 法]收集健康志愿者3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平均年龄35.5岁(26-45岁);收集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至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TAO患者6例为病例组,平均年龄37.6岁(25-50岁),其中3例甲状腺功能正常为甲功正常TAO组;3例甲状腺功能异常为甲功异常TAO组。采集各组血清,并进行分装标识,将其置于-80°C环境下进行留存待测;取血清样品进行蛋白质检,接着对其进行蛋白还原烷基化及胰蛋白酶酶解,之后进行TMT试剂标记,结合液相色谱串联技术体系进行蛋白鉴定和定量分析,以差异倍数1.2倍以上并p<0.05筛选上调表达蛋白,差异倍数0.83倍以下及p<0.05筛选下调表达蛋白,最后对获得的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 果]本次实验共鉴定了 3265个TAO相关蛋白质,其中具有定量信息的有3172个,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甲功正常TAO组有46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32个蛋白上调,14个蛋白下调;甲功异常TAO组有136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106个蛋白上调,30个蛋白下调;与甲功异常TAO组相比,甲功正常TAO组有110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27个蛋白上调,83个蛋白下调。[结 论]1、本研究首次采用TMT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联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TAO患者进行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成功建立了 TAO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谱;2、本研究发现与健康人相比,TAO患者血清中存在明显变化且具有定量信息的蛋白;3、本实验筛选并鉴定了 TAO中甲功正常患者和甲功异常患者的血清差异蛋白。
其他文献
刺激响应性材料通常是指一些具有某种特殊基团的分子或聚合物。由于其分子结构内部的特殊基团,导致它们能够对来自外界环境的一个或多个微小的物理或化学变化产生特异性的响应,从而改变材料的物理或化学性能。环境刺激响应性聚合物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软物质,按照环境刺激的类型可以将其分为如下三种:(a)物理刺激,(b)化学刺激,和(c)生物化学刺激。因其特殊的响应温度与分子链构型变化,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受到了人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在临床手术后高发,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方法。神经炎症反应是导致POCD发病的主要机制。异氟醚预处理(IP)可引起大鼠脑中miR-203增加,且miR-203表达增加可
第三方参与社区矫正是社区矫正社会化特征的本质要求,也是提高社区矫正工作实效的重要手段,对于社区矫正对象、社区矫正工作乃至社会治理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社
本论文主要研究3d电子自旋磁矩与微波损耗机理、微波诱导降解机理之间的联系。为了进一步探究自旋磁矩对微波诱导氧化降解的影响,本论文合成了一系列采用Zn2+和Al3+分别类质同象替代M2+(M:Co、Fe、Mn)和M3+(M:Co、Fe、Mn)的三种尖晶石型结构过渡金属氧化物。通过对其结构调控,研究成分、形貌对微波诱导氧化降解性能的影响。通过测定微波吸收性能、介电损耗和磁损耗以及一系列微波诱导尖晶石氧
RC框架-核心筒结构具备双重抗侧性能,且框架-核心筒结构中楼层刚度退化和剪力重分配现象客观存在。抗震性能目标和刚度特征值不同,框架-核心筒结构在水平荷载下的变形情况、核心筒和框架的楼层刚度退化和剪力重分配的程度也不同。抗震性能化设计已逐步成为建筑结构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同时考虑性能目标和刚度特征值对RC框架-核心筒结构双重抗侧性能影响的问题尚鲜有研究。本文使用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及软件是以三维实体
学位
厄秀拉·勒奎恩(Ursula Le Guin,1929-2018)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幻作家之一。其代表作《世界的语言是森林》(The Word for World is Forest,1972),描写艾斯珊星球在遭到地
学位
表面织构因具有微小形状的特点,在航空航天、机械制造、仿生医疗器械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本文提出一种射流掩膜电解放电加工新方法,为表面织构形貌加工提出新思路,为特种能
在我国,现代有轨电车主要用于一线和二线城市地铁或轻轨未覆盖的区域,是公共交通出行的一种有效补充,现已在多个城市如上海、南京等开通运营;很多城市如成都、武汉等也开始了现代有轨电车的筹划工作。然而,现代有轨电车线下基础结构目前还大多参考国铁技术标准进行设计,已颁布的少数地方规范也主要借鉴了国铁相关成果及要求,尚未形成紧密结合有轨电车自身特点的技术规范或标准。有轨电车在轴重、轴载分布、行车速度、运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