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美学具有一种尚“微”审美意识。这种尚“微”审美意识在中国美学思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体现着中国美学的精神特色。在中国美学看来,精巧、秀丽、典雅、飘逸中蕴藉着一种不可名状的“小”、“微”、“精”、“细”之美,这种“美”本质上是一种至大至纯之美,只可意会不可言说。因此,唯有“小中见大”的审美呈现形态,才能表无限于有限。受尚“微”审美意识的影响,在中国美学看来,在艺术呈现形态方面,不在于大,而更在于小中见大,微中显精,愈小而大。精微的艺术形态,玲珑剔透,惟妙惟肖,往往可将宇宙大千收于纤毫之间,诠释着审美者自己的人生,虚实相映,挥洒自然,细腻精粹,如神来之笔,心到、意到、细心、静心,是审美者瞬间心境对宇宙生命及其内涵体悟的呈现。基于此,本论文四个部分,从中国美学尚“微”意识与“言意”说、尚“微”审美意识的特性与表征、“微”之审美意旨辨析、尚“微”审美意识的学理渊渊源等方面着手,以考察与阐释中国美学尚“微”审美意识,对其中所涉及到“言不尽意”、“微言大义”、“以小喻大”、“言近旨远”、“微尘大千”、“传神写意”、“言简意赅”、“微言精义”、“微文深诋”、“微显阐幽”等命题与“道”论,进行深入解读,通过此,企望对尚“微”审美意识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并致使尚“微”审美意识在当今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体系建构中得以进一步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