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冬季后,我国雾霾天气频频发生,已经严重影响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方向,而“煤改气”是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之一。许多城市为了治理雾霾天气,在调整能源结构的过程中相继推行“煤改气”。本文主要围绕天然气供暖的特点及如何有效保障天然气供暖方式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进行分析研究。首先,简要阐述了天然气用于供暖的几种重要的方式,分析其工作原理、替煤量、适用场合。然后根据煤炭和天然气的燃烧经验公式详细计算它们的烟气量,根据排放标准比较两者的污染物排放量。接着详细计算了一个供暖季天然气代替煤炭后所减少的污染物排放量及相应的环境污染处理成本,具体分析天然气的环境效益,结果表明,天然气的环境效益显著。由于天然气的价格相对煤炭较高,分析热力公司和用户选用天然气供暖后对于天然气价格的承受能力,然后分别从供暖的销售价格和建筑物的总节能率探讨提高供热企业承受能力的途径。适当的提高供暖的销售价格和建筑物的总节能率有利于提高供热企业的承受能力。针对于目前北方部分城市纷纷进行的供暖“煤改气”工程,选取几种较常用的天然气供暖方式,分析比较各自的供暖成本,为“煤改气”选用供暖方式提供依据,天然气分户供暖更经济。城镇管道供应系统是天然气供应的主要途径,随着天然气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天然气需求量与日俱增。分析计算天然气高压管道的输气量,计算拥塞流动现象时天然气的最大流速、管道的输气量和各类参数值。利用公式计算管道最大输气量时,分析此时管道内气流流动的各项参数,分析研究输气量计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影响管道输气量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探讨提高管道输气能力的有效途径。供暖用气负荷为季节负荷,用气量随着室外空气温度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为了保障天然气供暖的可靠性,探讨供暖季节调峰的储气方式。并以济南市为例,计算天然气供暖用气需求,选择调峰储气方式,计算调峰储气量。本文通过对天然气供暖方式的选择分析及环境效益的分析,可为实施供暖“煤改气”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天然气供暖的可靠性提供一定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