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犬脑出血模型制做和影像学评价 目的:建立稳定、可控、重复性高且适合进行SCT、MR影像学研究的犬额叶脑出血模型。 方法:健康家犬20只,采用立体定向自体血脑内注入法建立脑出血模型。注血部位选择额叶皮层,注血量选择3ml,注血时间5分钟,注血压力<100mmHg,注血方式选择一次性注入不抗凝自体血,同时注意留针10分钟。于造模后3h进行以下检测:(1)CT:观察高密度血肿形成的部位、大小和形态,有无破入脑室和蛛网膜下腔。(2)MRI:观察血肿和血肿灶周组织在T1WI、T2WI、T2~*WI、FLAIR、DWI和PWI各序列中信号强度的变化。(3)Purdy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客观观察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损害程度。即从CT、MR和Purdy评分三方面对模型效果进行全面评价。 结果:(1)造模后3h CT显示额叶皮层出现高密度阴影,大小为2.78±0.42ml,呈类椭圆形或类圆形。(2)造模后3h MRI清晰显示血肿和血肿灶周组织在T1WI、T2WI、T2~*WI、FLAIR、DWI和PWI各序列中信号强度的特征性变化。(3)造模后1d、3d、10d Purdy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8.12±1.37、5.64±1.53、3.32±1.46,为中度缺害。其中运动障碍表现为以后肢瘫为主的血肿对侧偏瘫。 结论:采用该方法和技术指标能够建立稳定、可控、长期存活并适合影像学研究的脑出血模型,为进一步开展脑出血后血肿及血肿灶周病理生理变化的基础和MR影像学研究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实验性脑出血多序列MRI动态演变规律与病理学对照研究 目的:脑出血的MR信号变化十分复杂,受血红蛋白状态、红细胞膜的完整性、磁共振场强、参数和序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磁共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