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对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工作性测试方法以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第一,本文研究了两种评价新拌混凝土工作性方法的改进—改进型坍落流动度装置和改进型U-形仪,并且进行了试验验证。首先,U-型仪的改进主要在振动装置的设置。在振动或非振动条件下,该装置可以对低坍落度混凝土拌和物到流态混凝土拌和物(包括自密实混凝土)的结构黏度、流动性、稳定性进行定量的和有效的评价,为施工现场采用振动密实工艺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技术参数。模拟现场施工,坍落流动度装置的改进在于设计了圆状障碍,不仅能测试普通混凝土拌和物的稠度,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的测试与评价新拌高性能混凝土(例如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稳定性、流动性以及填充能力的。 第二,本文还进行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研究,在富余系数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砂浆填充配比法。配合比设计中提出两个参数—Q和R。Q反映新拌混凝土中砂浆的体积与粗骨料紧密堆积时产生的空隙体积的比值;R反映了新拌砂浆组成材料中胶凝材料浆体的体积与砂紧密堆积时产生的空隙体积之比。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的主要特点在于强度由水灰比控制条件下,通过控制新拌砂浆的流变性能和体积量设计新拌混凝土工作性。 最后,本文用改进的混凝土工作性测试方法与配合比设计方法对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令人满意地证实了本文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和工作性测试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