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讲授教学中渗透了各种教学方法,产生了很多新教学形式,只凭经验和模仿或只用某种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设计,会产生教学误差。本研究在讲授法变化的过程中结合学生认知特征,考虑教纲要求,分析信息技术教材特点,把教学内容分为静态知识、静态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知识、技能性知识。结合教学时间的前后顺序及教材资料的必修和选修模块,教学内容被分为必修静态知识、选修静态知识,必修静态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知识、选修静态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知识,必修技能知识、选修技能知识。通过对各种知识教学案例的解读,认识讲授教学方法的变化内核,为后续教学活动提供方向和策略。一充分认识到学生不是一模一样的标准件,也不是一个仅以年级或班级为标志的抽象群体,而是一群具有复杂和独特个性的具体的人。二充分认识到学生不是容器式的被动接受体,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积极的学习主体。现代素质教育应当确立的新目的观,就是要求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根本目的,尤其是把培育健全人格摆到了突出的地位。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等新的教学方式。在实践中发现两种情况,一是在观摩课、研讨课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探究、小组合作等新的教学方式,但有时使用不当,双基没有得到落实。二是在常态下的课,绝大多数教师运用的方法依然是以讲授法为主,是整合进其它各种教学方法而实施的发展变化了的讲授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