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来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具体方针政策,也是对我国乡村进行保护的重要内容。乡村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地域综合体,包涵有民俗文化、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等特征,构筑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空间。对于传统村落的形成,并不是受单一因素的影响,其形成是与历史文化、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相关,保留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以及深刻的文化特性。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许多丰厚的传统文化来源于乡村,其中岷江流域是古蜀文明的发源地,繁衍出具有古蜀特色的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岷江流域的传统村落则正是蜀文化活态传承的重要载体,它融汇了该地区的物质和精神,承载着它的发展历史和传统文化,但是村落的空心化、村落的过度开发、乡土文化衰退等问题不断对村落的经济、文化、生态造成影响。传统村落是一个特殊的整体,结合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在村落中有机融合、相互依赖。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再次迎来了契机,其蕴含的传统文化再次受到国家和各界的重视。本文按照“基础问题研究—区域格局与分布—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更新原则与策略”的层次结构对岷江中下游传统村落进行文化更新研究,使传统村落的文化与精神得到更好的传承,以期实现乡村振兴。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岷江中下游传统村落进行文化更新研究。首先了解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找到乡村振兴战略与传统村落的联系主要在于产业、文化、生态、人才引进以及基层组织5个方面。分析整理出岷江中下游的历史发展、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以及传承的文化等,选取汉阳场社区与兴隆里两个典型传统村落文化更新。其次,深入剖析岷江中下游两个典型传统村落的现状。梳理出岷江中下游传统村落的历史要素,总结出岷江中下游传统村落的本土价值,基于传统村落的地域文化,分析典型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空间肌理、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及村落的内部环境等状况,总结出岷江中下游传统村落的基本情况,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岷江中下游传统村落存在的共性问题。再次,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下研究岷江中下游传统村落文化更新思路。在有机更新理念和微更新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村落文化日渐式微和产业发展的问题上,总结出竹艺村和严家弯湾传统村落振兴成功经验,结合乡村振兴过程中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明确文化更新的思路要从传统村落文化内涵出发考虑,提出村落空间布局优化、公共空间更新、居住环境更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4个方面的更新思路。最后,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汉阳场社区进行文化更新策略研究。在明确文化更新思路的基础上,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基础上提出文化更新原则:整体保护与发展原则、修旧如旧更新原则和区域联动更新原则。在汉阳场社区保护规划的基础下,梳理其保护范围和保护框架,从村落整体布局优化、公共空间提升、重点建筑整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四个方面阐述汉阳场社区文化更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