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新疆生态环境及其生土建筑为研究背景,以吐鲁番生土建筑为研究对象,评价和分析生土建筑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状况,并依据吐鲁番地区特有的生态环境特征和人居特点得出符合环境保护、建设规划和人居环境的合理依据,使生土建筑的发展和传承能与当地的环境和谐统一起来,并以此为依据对吐鲁番生土建筑科普基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实践。
本研究以吐鲁番生土建筑为研究对象,以建筑学、环境设计规划、环境心理学、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利用地图、图表数据、空间信息技术等方法对吐鲁番生土建筑的环境、资源现状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生土建筑的建筑环境特殊,大都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区,且分布广泛、形式多样并具地方特色,拥有丰富的生土建筑和建筑艺术。本文对吐鲁番地区的生土建筑状况进行整体考察和评析,得出吐鲁番生土建筑的人居行为受到了生态环境(地理环境、气候特征、自然资源等)、人文环境(历史背景、经济、政治、文化和宗教信仰)等影响因素诸多影响,造就了生土建筑的多样化。
(2)按生土建筑功能差异,对吐鲁番地区的生土建筑分门别类:①生土民居②古代生土城市③生土佛教遗址⑤伊斯兰教式生土建筑⑥生土工程等,各类型的生土建筑功能、风格各异适宜不同居处需求。
(3)利用地图、图表数据、空间信息技术等方法对吐鲁番地区水资源环境、生土人居行为和人居景观环境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吐鲁番生土建筑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思路。
(4)针对吐鲁番特有的环境背景,并根据以上环境特征及其分析结论为依据,在吐鲁番木头沟景区内对生土建筑科普基地进行规划和设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