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对脓毒症大鼠小肠微循环的影响和机制研究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sm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脓毒症大鼠小肠粘膜、肠壁血流量和肠组织氧合的改变,探讨大黄保护肠粘膜微循环的可能性及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56只,体重220-250g,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大黄治疗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脓毒症模型,大黄治疗组在CLP造模前给予大黄(50mg/kg)灌胃,2次/日×2日,其他组给予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模型制备后24小时用moorFLPI散斑血流实时成像系统检测小肠粘膜、肠壁的血流量;用ELISA方法测定肠组织匀浆上清液乳酸和丙酮酸浓度并计算乳酸/丙酮酸的比值;用明胶墨汁灌注+HE染色显示肠粘膜毛细血管,并计算微血管面积(MVA);免疫组化检测肠粘膜毛细血管CD31的表达并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1)与脓毒症组(2020.3±353.4)比较,正常组(2799.4±370.6,p<0.01)、假手术组(2514.2±484.9,p<0.01)、大黄治疗组(2653.0±284.0,p<0.01)大鼠肠壁血流量较高(血流单位pu);(2)同样,与脓毒症组肠粘膜血流量(1662.6±462.0)比较,正常组(2548.2±336.5,p<0.05)、假手术组(2514.0±565.1,p<0.05)、大黄治疗组(2383.2±834.9,p<0.05)血流量较高(血流单位pu)。(3)与正常组(0.52±0.05,p<0.01)、假手术组(0.43±0.04,p<0.01)和大黄治疗组(0.50±0.02,p<0.01)相比,CLP脓毒症模型组(0.64±0.03)小肠组织乳酸/丙酮酸比值增高。(4)与脓毒症组大鼠(3.68±1.13)比较,正常组(6.26±0.69,p<0.01)、假手术组(6.04±0.37,p<0.01)、脓毒症大黄治疗组(6.73±1.52,p<0.01)大鼠的单位面积内肠粘膜血管面积明显较高。(5)与脓毒症组大鼠(41.08±5.90)比较,正常组(59.42±5.43,p<0.01)、假手术组(55.08±5.80,p<0.01)、脓毒症大黄治疗组(56.87±6.36,p<0.01)大鼠肠粘膜单位面积内毛细血管计数明显较高。结论:大黄可以扩张肠粘膜毛细血管、减少血栓形成、保护肠粘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肠粘膜功能毛细血管数量,从而改善脓毒症状态肠粘膜的血供和氧供。
其他文献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剧,网络视频技术迅猛发展,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视频有着其独特的优势,网络视频产业应运而生,产业链随之发展壮大并保持着强劲
为获得不同pH值对测定六价铬(Cr(Ⅵ))的影响,以标准分析方法二苯碳酰二肼(C13H14N4O)分光光度法为基础,选用2种体积浓度的水样,分别加入不同的酸量,测定吸光度。经EXCEL软件
采用粉末压片法建立了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铝电解质中氧元素含量的方法,通过测定氧元素来计算三氧化二铝的含量;重点讨论了样品前处理、粉料颗粒度、保压时间、压片压力等对于
以字形相似的汉字为启动字,探讨字形信息激活在汉字识别中的时间进程。实验1采用命名任务考察三种启动时间条件下是否存在字形启动效应,结果发现当启动时间为35ms时,出现稳定
临床抗生素品种更新快、新药层出不穷。护士要执行医嘱,又要将临床药理学、临床药代动力学与护理学相结合,运用到临床工作中的实际操作中,来观察病人在接受抗生素治疗过程中的反
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有效开展应用题教学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
本文主要针对日常生物教研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重点论述了提高教研活动有效性的的观点和方法。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problems that arise in daily biological teach
第一部分 [目的] 探讨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和静息期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预后评价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37例单侧大脑半球脑梗死患者,分别于发病7天内及90天行MEP、SP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迅猛发展,我国的社会问题日趋增多,并且层出不穷,其中令最我们印象深刻,为之震撼的小悦悦事件,老人跌倒扶不扶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无不从各个侧
介绍了我国标准和ASHRAE Standard 90.1-2010中的气候分区,分析了中美两国标准中给出的我国一些城市的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的差异。选择我国部分典型城市,分别采用中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