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隐性德育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yage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职业院校承担着培养具有现代职业理念和良好职业操守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伴随着“以人为本”现代德育理念的发展,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的隐性德育回归。实现隐性德育和显性德育的有机统一,是提升高职院校德育质量的法宝。文章通过文献法探究了高等职业院校隐性德育的内涵、特征以及承载形式。高职院校隐性德育是指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品德形成规律,自觉地在高职学生周围设置一定的环境和氛围,通过实践教学、环境习染、人格熏陶等,使受教育者得到情感陶冶、心灵的感化和哲理的启迪,从而发展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等方面素质的教育活动。德育理念彰显人的主体性、德育内容回归生活和实践、德育过程强调以情感人、德育方法注重交往和对话、德育环境的开放性和愉悦性、德育效果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是高职院校隐性德育的主要特征。高职院校中,隐性德育主要有物质空间类、组织制度类、心理文化类和显性课程四种承载形式。通过对天津三所高职院校隐性德育现状进行问卷调查,高职院校隐性德育还存在一定问题:显性课程德育内涵不够突出、物质空间类人文情怀不够彰显、组织制度类教育意蕴不够显著、心理文化类德育熏陶不够凸显等。通过比较研究法,探究了国内外隐性德育的成功经验,从五方面提出了优化我国高职院校隐性德育的有效路径:一是更新理念,构建“三全育人”的德育体系;二是学科融入,夯实隐性德育的“沃土”;三是加强师德建设,实现人格力量熏陶;四是完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五是注重实践渗透,铸造学生高尚道德情操。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一种具有反射隔热性能的石英砂制备方法,目的在于解决提升砂壁状涂料的反射隔热性能。采用溶胶-凝胶法对石英砂进行包覆处理,经高温煅烧后在其表面形成二氧化钛层,通过
目的探讨降脂减肥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T2DM)伴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T2DM伴MS患者100例,按随机数
文章从五年一贯制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校企合作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入手,并针对其中的问题,分别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包括合理制定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针、加强高职院校
选用特殊水性丙烯酸树脂与改性聚酯树脂混拼,同时搭配不同的氨基树脂,并选取合适的助剂、防锈颜料,制备了一种高装饰性长效防腐氨基工业涂料。重点研究了两种水性树脂的配比
电视编辑是一种信息选择、加工、组织和传播的思维过程,电视编辑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使其所掌握的新闻线索、新闻素材、新闻成品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组合,从而形成完整的新闻节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直接进样测定大米酶解液中痕量硒的方法,并应用于体外模拟消化实验,得出硒的生物利用率。将
目的比较对乙酰氨基酚栓与赖氨匹林注射液静脉注射对发热患儿的退热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发热儿童随机进入对乙酰氨基酚组和赖氨匹林组,观察退热起效时间、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