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河套灌区由于农业灌溉引起地下水位升高,加之特殊的气候条件,导致土壤盐渍化,阻碍了当地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揭示灌区的水盐运动规律,该文主要进行了河套灌区和解放闸灌域的地下水埋深、矿化度、主要离子的分布、蒸发、降雨、土壤墒情含水率的时空分布与变化规律的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河套灌区地下水位在年内的变化呈明显的周期变化规律,与灌区的灌溉时间同步变化。由于灌区灌溉引水量的逐年减少,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地下水埋深在时间上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地下水埋深在空间上分布很不均匀,并呈现规律性变化。矿化度和地下水埋深成正比关系,即地下水埋深越大矿化度越大;反之,地下水埋深越小矿化度越小。Ca<2+>、Mg<2+>、K<+>+Na<+>、Cl<->、HCO<,3><->、SO<,4><2->、CO<,3><2->年内分布具有不同的规律性;灌域地下水SAR值时间上波动较小,空间分布上差异较大,SAR值的时空变化与矿化度的时空变化规律极为相似;在利用灌溉水系数Ka对地下水进行评价,灌域地下水灌溉水质较差,灌溉时必须配以良好的排水条件。灌区降雨在时间上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6~9月,且在空间上分布也不均匀,时空变异性较蒸发量大。蒸发受气温影响较大,蒸发最强约发生在7月份。同时土壤墒情含水率也和气温及灌溉有关;上述研究结果可以为灌区的水盐动态模拟和土壤盐渍化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