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肝门部胆管癌是指来源于左右肝管、肝总管以及汇合部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起病隐匿,大部分患者因梗阻性黄疸发现,多无法行根治性手术治疗[1],只能选择姑息性胆管引流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下胆道引流术凭借着术后创伤小、减黄快、适应范围广等优势已成为常见引流方案[2-3]。内镜下胆道引流术包括内引流和外引流,外引流一般用于短期引流,内引流材料包括金属支架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肝门部胆管癌是指来源于左右肝管、肝总管以及汇合部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起病隐匿,大部分患者因梗阻性黄疸发现,多无法行根治性手术治疗[1],只能选择姑息性胆管引流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下胆道引流术凭借着术后创伤小、减黄快、适应范围广等优势已成为常见引流方案[2-3]。内镜下胆道引流术包括内引流和外引流,外引流一般用于短期引流,内引流材料包括金属支架和塑料支架,金属支架内径大,但是对于III、IV型肝门部胆管癌引流效果有限且价格高昂,目前针对II、IV型肝门部胆管癌临床上对塑料支架的选择更多一些。为了避免普通胆管塑料支架的十二指肠反流等原因造成术后胆管炎及支架堵塞,我中心对猪尾型鼻胆管进行了加工改制,试图降低支架置入后的十二指肠反流,减少术后胆管炎的发生,增加支架引流时间。在肝门部胆管癌的姑息性ERCP治疗中,比较应用新型胆管塑料支架和普通塑料支架的术后胆管炎发生率、减黄效果、支架通畅期,从而比较出新型支架和普通塑料支架的差异,为更好的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提供新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因肝门部胆管癌导致的梗阻性黄疸来我科行ERCP姑息性治疗的患者,收集患者术前、术后临床资料,术后发生胆道感染患者例数,出院后电话随访患者患者是否出现胆管炎、复发性梗阻性黄疸以及出现的时间。数据汇总后,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为p=0.05。结果:1.两组患者操作时长、住院时间的比较入选的4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ERCP手术,两组在操作时长(新型组vs普通组,19.07±10.83分钟vs 21.65±14.27分钟)和住院天数(新型组vs普通组,11.48±5.26天vs 10.60±3.71天)上无明显差异(P>0.05)。2.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血常规及肝功能指标的对比两组中术前合并急性胆管炎的患者,术后患者的症状、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均明显改善;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新型支架组胆红素下降幅度更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患者术后近期、远期胆管炎发生率,术后胰腺炎发生率对比新型支架组与普通支架组相比,近期胆管炎(住院期间)发生率分别为9.5%、12.0%,远期胆管炎发生率分别为14.3%、21.7%,术后胰腺炎发生率分别为9.5%、8%,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分别为9.5%、12%,虽然新型支架术后胆系感染率低于普通支架,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支架通畅时间新型胆管塑料支架组和普通塑料胆管支架组的支架通畅时间分别为110.10±50.60天和84.76±28.68天,新型支架引流通畅时间长于普通支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猪尾型鼻胆管改制的新型胆管塑料内支架用于姑息性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时,可明显降低患者胆红素、改善患者肝功能,增加胆管支架的引流通畅时间。
其他文献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两种疾病常常同时存在。对于肺癌患者来说,慢阻肺的存在是否会影响其生存时间还未明确。现阶段的回顾性研究大多集中在COPD合并肺癌患者发病机制、症状、肺癌类型、影像表现、肺癌分期等临床特征方面。在COPD对肺癌预后的影响方面研究甚少,且结论不一。为明确慢阻肺合并肺癌的临床
[目的/意义]探究文旅融合对国产游戏创新与推广的渗透和驱动,分析文旅融合与游戏双轨融通的积极作用。[研究设计/方法]以开放世界冒险类角色扮演游戏《原神》作为案例,结合一手访谈资料以及视频和新闻等二手数据,通过开放编码方法探索开放世界游戏中的"高保真"文旅融合元素,挖掘未来游戏与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方向。[结论/发现]在文旅融合的驱动下,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融入开放世界游戏的规划设计
背景和目的子宫内膜息肉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可引起经期延长、不孕及绝经后出血,容易复发并有向恶性转化的潜力。子宫内膜息肉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一些研究者认为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成是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异常表达的结果。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子宫内膜息肉伴有癌前病变/癌变的潜在风险,分析子宫内膜息肉的不同临床参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120名子宫内膜息肉患
背景: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CCA)是源自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依据来源部位不同分为远端CCA、肝门部CCA和肝内CCA。手术切除为早期胆管癌的有效治疗方式。但胆管癌恶性程度较高,易发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尤其是胆管癌的肝脏转移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胆管癌手术后十分容易复发,放射和化学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难以获得良好的预后。胆管癌淋巴结和远端转移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尤其是胆管癌肝转
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FeCoNiMn0.5Al0.2高熵合金吸波材料。研究了球磨时间对FeCoNiMn0.5Al0.2合金吸波性能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球磨时间的增长使五种元素的衍射峰逐渐减弱,最终形成FCC与BCC双相混合结构,合金颗粒的长径比逐渐增大。球磨时间增长使非铁磁性元素在铁磁性Fe、Ni元素中的固溶度增加,从而逐渐降低了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随球磨时间的增长,球磨引入的杂质和缺陷
研究背景:乳腺癌作为人类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临床诊断、治疗以及预后一直是被关注的焦点。其中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olid 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breast,SPC)是一种少见的乳腺肿瘤,多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的特征,与乳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的关系复杂。SPC发病率低且缺乏大量临床病例报道,国内外对其深入研
研究背景:细支气管腺瘤(Bronchiolar Adenoma,BA)是一组发生在肺外周细支气管上皮来源的肿瘤,2018年由Chang提出,Chang是在2002年Ishikawa提出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Ciliated Muconodular Papillary Tumors,CMPT)的基础上提出BA,并认为BA的共同特点是具有由腔面细胞层和基底细胞层构成的双层结构。Chang依据肿瘤组
目的探讨采用静息态功能MRI(Resting-state Function MRI,RS-f MRI)技术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认知功能、神经、心理损伤和相关脑功能变化应用价值,找出化疗引起相关认知损伤(Chemotherapy-Related Cognitive Impairment,CRCI)及其他神经、心理功能降低的相关因素,进一步探索化疗药物对脑功能损伤及不同脑区相关神经心理变化的隐藏机制
课堂即时评价是增强教学评价实效的重要途径,因具有即时性优势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对桂林市Z小学的课堂观察发现,当前小学课堂即时评价存在关注学生积极情感体验、融入学习方法引导、追求评价多元化等方面之"喜",以及评价对象、方式、语言等方面之"忧"。小学课堂即时评价发展的可行性路径如下:明确评价定位,以反思促发展;关注学生生成,以差异促全面;培养评价能力,以引导促合理;提升语言素养,以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