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CC对肉鸡脂肪代谢及相关调控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wenj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养殖技术使得肉鸡生产性能大大提高,极大的满足了市场需求,但这种快大型肉鸡在拥有出色生产性能的同时也伴随着脂肪过度沉积等问题,亟待改善。传统的育种手段耗时过长,因此学者们将目光集聚到营养调控手段上。初步研究证实,绿茶作为一种天然饲料添加剂,在改善畜禽产品肉质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性能。在此背景下,本文开展了绿茶多酚的主要成分 E GC G对白羽肉鸡生长中后期脂肪代谢的研究,初步阐释 E GC G调控肉鸡脂肪代谢的分子机理,为绿茶在禽类饲料化应用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本试验以72只28日龄肉鸡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3组,灌喂不同剂量EGC G:0、40、80 mg/(k g·d)。试验2周和4周时分别取样,测定肉鸡体脂沉积水平、血脂水平以及肝脏脂肪酸组成情况,判定E GC G对肉鸡脂肪代谢的影响。通过检测肉鸡肝脏和腹部脂肪组织中脂质代谢关键基因的转录水平以及肝脏脂质代谢关键酶的活性来揭示 E GC G对肉鸡脂肪代谢调控的分子机理。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EGCG灌喂2周对肉鸡血脂、体脂沉积水平没有影响。而灌喂4周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40 mg EGCG灌喂组肉鸡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下降了45%,游离脂肪酸的浓度上升了39%;80 mg EGCG灌喂组肉鸡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下降了48%,游离脂肪酸浓度上升了52%,另外该剂量组肉鸡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上升了20%,低密度脂肪白浓度下降了22%(以上,P<0.05)。与此同时两个EGCG灌喂剂量都显著降低了肉鸡该时期的各项体脂沉积水平,其中腹脂率都下降了30%以上,皮下脂肪厚度下降了25%以上,肌间脂肪宽度和肝脏含脂率都下降了10%左右,P<0.05。结果表明 EGC G能够降低肉鸡血脂水平,减少脂肪沉积,但要显示出这些降脂效果,其干预期需要2周以上。体重增长结果表明,EGCG对肉鸡的正常生长没有影响。  (2)通过对EGC G灌喂2周和4周肉鸡肝脏脂肪酸组成的分析可知,EGCG能够提高肝脏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两个剂量组PUFA的比例与空白组相比上升了15%左右,P<0.05),其中上调效果明显的功能性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ARA、DHA、DPA,这表明EGC G可能对改善肉鸡肉质营养结构具有积极作用。  (3)试验2周后的基因表达和酶活测定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80 mg的EGCG灌喂剂量显著下调了肉鸡肝脏中脂肪酸合成关键基因 FAS(44%)、SCD(73%)和 SREBP(56%)的转录水平,同时降低相应的关键酶 FAS(44%)、ACC(17%)的活性;EGCG能够诱导上调肝脏脂肪酸β-氧化途径中的关键基因CPT-1(2.31倍)、ACOX(3.38倍)、PPARα(1.49倍)的转录水平,同时提高了相应的CPT-1(4.7倍)的酶活水平;对于腹部脂肪组织,EGCG上调了ATGL(1.6倍)的表达水平,表明此时脂肪组织甘油三酯的水解作用加强了;同时下调了脂肪组织脂肪沉积关键基因LP L(25%)的表达水平,减少了血液TG向脂肪组织沉积(以上,P<0.05)。试验结果表明EGCG是通过抑制脂肪酸的合成,增强TG的水解及脂肪酸的β-脂肪酸氧化这一机制来实现其对肉鸡降脂效果。
其他文献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工作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打响
期刊
今年6月9日是第13个国际档案日,全省档案部门围绕“档案见证小康路、聚焦扶贫决胜期”这一主题联动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rn省档案局与浙江在线新闻网站联合推出“国际档案
期刊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贵阳市属中学男性教师常见慢性病及行为因素的调查,了解贵阳市中学男性教师常见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分析常见慢性病的影响因素,揭示该人群存在的健康问题和危险因
2020年,中共长兴十四届县委第八轮巡察首次引入档案工作内容,即将各级党组织在档案工作中责任落实情况纳入县委巡察监督范围.《巡察工作手册》中,县委将各单位档案工作主体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