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业的资产减值准备主要是对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应收款项计提的坏账准备,而信用卡作为新兴的银行个人业务,其风险表现及管理模式有别于传统银行业务,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办法却差异很大。随着国内银行信用卡业务的日益发展壮大和信用卡风险资产规模的日益增大,信用卡已经成为各家银行个人业务的重心,信用卡市场也成为传统四大国有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争夺个人业务的主要战场。截至2011年底,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重新又批出了新的信用卡牌照,又有数家银行加入信用卡市场争夺的行列。信用卡高风险高收益的特质,表现在信用卡产品规模效应上,规模增大时,则信用卡业务的风险逐渐的表露出来,而各家银行均有建立信用卡业务减值准备管理体系,以保持信用卡业务的竞争力,维护金融资产安全,各银行都采取了对包括系统风险在内的各种风险进行必要的资金准备。由于国内对银行业资产减值准备的研究基本集中于传统银行业务领域,未有成熟方法对信用卡资产减值准备进行计提与确认,而是将传统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方式简单移植到信用卡产品上,从而引发某银行信用卡中心内部对信用卡业务风险大小的计量展开争论,因此,就这一争论进行案例分析有着理论与现实意义。首先,论文结合了资产减值准备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与归纳,从会计准则的要求上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中涉及到的计提基数、计提比例、调整机制等问题进行一一阐述,为XX银行信用卡业务减值准备进行案例分析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分析依据。其次,在详细描述XX银行信用卡的行业背景和基本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该卡中心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过程,基于XX银行信用卡中心内部关于计提基数和计提比例的争论,对案例展开了研究与分析。最后,论文就XX银行信用卡资产减值准备的确定过程和计提结果所涉及到的一些关键问题领域展开分析、并对信用卡业务计提的调整机制进行合理性的确认,试图从中发现信用卡业务所面临的风险,并对其进行管控,为信用卡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确认机制提供有益的借鉴。通过准确计提信用卡业务资产减值,促进信用卡业务发展和防范整体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