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门源盆地地处祁连山与达坂山挟持的山间盆地。地质环境脆弱,降水集中,暴雨多发,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围绕上述问题,通过文献查阅、资料收集、野外调查及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流域水文分析、流域内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研究,以及降雨条件下下碱沟滑坡稳定性分析,旨在为门源地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分别采用线性趋势法、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门源盆地降雨、蒸发、径流和洪水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门源盆地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年内分配不均,集中在6~9月份;流域蒸发量呈减少趋势;径流量呈减少趋势,年内分配不均,年内变化曲线呈“单峰型”;洪水出现时间大多为6~9月,主要由降雨引起。(2)基于ArcGIS平台,通过DEM数据,提取流域水系河网。选取阈值为2000时能较好地反映该地区水系。结果显示,用该数据提取流域特征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准确性,可为研究区水系特征分析等提供基础数据。(3)研究区内灾害多发生于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区内易发泥石流流域面积多在0.1~0.5Km2,占泥石流总数的86.8%,“V”字型泥石流占泥石流总数的79.6%;坡面型、沟道型两类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分布在1、2级河网范围内;坡面型地质灾害呈面状集中分布,沟道型地质灾害呈线状分布;地质灾害年内分配和降水、径流年内分配对应,集中在6-9月份。(4)依据滑坡勘察资料,运用Geo-Studio计算软件模拟了不同的降雨强度和降雨持时滑坡体渗流场的变化,并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降雨持时相同条件下,降雨强度越大,滑坡体内孔隙水压力越大;随着降雨时间的延长,孔隙水压力增大;下碱沟滑稳定性系数随降雨时间降低,但稳定系数均大于1;滑坡最大剪应力集中在前缘,随着时间延续,坡体前缘变形加剧,有失稳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