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思维是当今社会大学生生存、发展所应具备的重要思维特质。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及高校数字化课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如何基于高校数字化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思维,逐渐成为教育领域广大研究者及实践者所共同关注的焦点。扎根高校数字化课程建设的真实境脉,着眼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与发展的现实需求,本研究在大量文献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策略,综合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力求探索可以切实促进高校大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的具体方法与策略。首先,对高校数字化课程学习现状及需求进行了调查;然后,基于数字化课程设计开发理论及创新思维发展理论,构建了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模型;以模型为根据,确定了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与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施了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机械设计》数字化课程案例;最后,通过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验证了高校数字化课程实施的效果及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积极作用。整个研究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构建了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模型基于对创新思维、数字化课程等核心概念的界定及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分析,以创新思维发展、数字化课程开发相关理论及模型构建原则等为指导,把握当今高校数字化课程学习现状及课程开发的价值定位和现实需求,构建了包含“定义学习产出、反向课程设计、支持与激励设计”三个层次及九个具体环节的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模型,以求明晰数字化课程设计支撑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逻辑理路。二、阐述了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的内容与方法基于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模型,从内容选取与分类、教学方法的选择、学习任务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学习资源设计、学习评价设计、学习支持与激励设计七个方面系统阐述了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与方法,为数字化课程设计案例的具体开发提供框架支撑。三、设计了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机械设计》数字化课程以《机械设计》课程为例,以数字化课程设计内容与方法框架为指导,通过对其进行课程现状分析、需求分析、学习产出定义、反向课程设计、支持与激励设计等过程,设计了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机械设计》数字化课程。四、分析了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高校数字化课程的实施效果基于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机械设计》数字化课程的实施,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收集课程实施效果数据,使用SPSS等数据处理软件及质性分析方法,对收集的课程实施效果数据及材料进行处理与分析。最终,依据结构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创造性思维的回归方程分析等方法发现,数字化课程设计内容与方法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呈正相关关系;任务、活动、教学方法三个课程设计要素对创新思维发展影响显著;数字化课程的结构与内容选择也对学生创新思维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影响。不仅验证了面向创新思维发展的高校数字化课程实施的有效性,而且说明了高校数字化课程设计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积极作用。一定意义上,可以为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数字化课程设计方面的研究与探索,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实践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