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明坤口述的扬州评话《皮五辣子》演出本,是在继承历代曲艺艺人创作精髓的基础上再创新创作的优秀文学作品,更是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弘扬。《皮五辣子》中蕴含着许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修辞现象。其中,又属比喻的运用最为突出,数量庞大且独具特色。本文以杨明坤的演出本《皮五辣子》中的比喻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穷尽性统计,并结合现当代语言学理论来分析和考察,作比喻的专题研究。论文共分为以下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简要概述了扬州评话《皮五辣子》的发展演变,分析了该评话的研究现状与研究空白,继而说明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及方法。第二章运用传统修辞学的比喻理论分析描写了《皮五辣子》中的比喻现象。对比喻类型的分类着眼于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划分为词句类比喻和篇章类比喻两大类。进而又在词句类比喻下又按照比喻的基本型与特殊型作详细的小类划分,并选择语例辅以描写,从而归纳概述了《皮五辣子》比喻的特色:通俗质朴、诙谐凝练、生动贴切。第三章从认知角度分析了《皮五辣子》比喻的建构与理解。首先,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了《皮五辣子》比喻建构的认知过程,重点探讨了本体和喻体事物之间的多样关联性,即对于二者相似性的显现展开分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对于那些本质差异较小的事物,建构比喻时着重抓住它们显而易见的相似点,从形似、神似或理似这几个方面建立起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联系;而对于那些本质差异较大的事物,通过思维的建构打通异域的屏障实现不同空间的映射与整合,从而发现相似点建构比喻。其次,运用关联理论对《皮五辣子》比喻理解的过程进行了认知分析,即探寻本体事物和喻体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物理相似性、心理相似性、事理相似性这三个方面。第四章从语用角度分析了制约《皮五辣子》中比喻的各因素。从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的主客观语境两个方面展开具体地分析,探讨了上下文语境,社会文化背景,民族心理,地点语境,作者主观思想感情以及人物身份、职业、性格等因素对于比喻建构及理解的影响。第五章作《皮五辣子》比喻的相关比较分析。从比喻的类型、喻体的语法形式、比喻的特色三个层面将杨版《皮五辣子》的比喻与余版《皮五辣子》的比喻进行比较。杨版《皮五辣子》在喻体取材,比喻表现形式与表现风格上更加精巧独到,说明杨版《皮五辣子》中的比喻具有多样性、生动性、平实性、典型性、新奇性的特点,这也使得其总体呈现出泼辣、明快、繁丰,更通俗和口语化的风格特征,与余版温和、含蓄、简洁的语言叙述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差异,彰显出不同评话艺人不同的言语修养和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