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评话《皮五辣子》比喻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f6698424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明坤口述的扬州评话《皮五辣子》演出本,是在继承历代曲艺艺人创作精髓的基础上再创新创作的优秀文学作品,更是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弘扬。《皮五辣子》中蕴含着许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修辞现象。其中,又属比喻的运用最为突出,数量庞大且独具特色。本文以杨明坤的演出本《皮五辣子》中的比喻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穷尽性统计,并结合现当代语言学理论来分析和考察,作比喻的专题研究。论文共分为以下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简要概述了扬州评话《皮五辣子》的发展演变,分析了该评话的研究现状与研究空白,继而说明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及方法。第二章运用传统修辞学的比喻理论分析描写了《皮五辣子》中的比喻现象。对比喻类型的分类着眼于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划分为词句类比喻和篇章类比喻两大类。进而又在词句类比喻下又按照比喻的基本型与特殊型作详细的小类划分,并选择语例辅以描写,从而归纳概述了《皮五辣子》比喻的特色:通俗质朴、诙谐凝练、生动贴切。第三章从认知角度分析了《皮五辣子》比喻的建构与理解。首先,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了《皮五辣子》比喻建构的认知过程,重点探讨了本体和喻体事物之间的多样关联性,即对于二者相似性的显现展开分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对于那些本质差异较小的事物,建构比喻时着重抓住它们显而易见的相似点,从形似、神似或理似这几个方面建立起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联系;而对于那些本质差异较大的事物,通过思维的建构打通异域的屏障实现不同空间的映射与整合,从而发现相似点建构比喻。其次,运用关联理论对《皮五辣子》比喻理解的过程进行了认知分析,即探寻本体事物和喻体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物理相似性、心理相似性、事理相似性这三个方面。第四章从语用角度分析了制约《皮五辣子》中比喻的各因素。从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的主客观语境两个方面展开具体地分析,探讨了上下文语境,社会文化背景,民族心理,地点语境,作者主观思想感情以及人物身份、职业、性格等因素对于比喻建构及理解的影响。第五章作《皮五辣子》比喻的相关比较分析。从比喻的类型、喻体的语法形式、比喻的特色三个层面将杨版《皮五辣子》的比喻与余版《皮五辣子》的比喻进行比较。杨版《皮五辣子》在喻体取材,比喻表现形式与表现风格上更加精巧独到,说明杨版《皮五辣子》中的比喻具有多样性、生动性、平实性、典型性、新奇性的特点,这也使得其总体呈现出泼辣、明快、繁丰,更通俗和口语化的风格特征,与余版温和、含蓄、简洁的语言叙述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差异,彰显出不同评话艺人不同的言语修养和思维方式。
其他文献
《尼各马克伦理学》是西方伦理史上第一步伦理学专著,探讨了道德行为发展的各个环节和道德关系的各种规定,系统阐述了德性在于合乎理性地活动、至善就是幸福等观点。关于伦理
文章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2012-2016年的数据为样本,首先构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相对熵TOPSIS法对各市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其次运用SFA方法测算各市创新效率;最后
本文介绍了预先危害分析法(PHA)的原理、流程和分析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输气管道清管通球风险分析中。通过该方法对输气管道清管通球过程进行危险源识别,辨明其中的风险因
<正>2015年7月,人社部发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工
<正>一、豹房众生相正德二年(1507年)八月,武宗在宦官的蛊惑下,"乃于西华门别构院御,筑宫殿,而造密室于两厢,勾连栉列,命日豹房"。武宗建立豹房后,"朝夕处其中,称之日新宅,日
会议
目的采用床旁检测(POCT)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全血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探讨POCT在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
忧生患死,到南朝呈淡化乃至消失的趋势。究其原因,并非不存在产生这种心理与情感的条件。政治杀戮、疾病横行、贪求奢丽、纵酒无度均是危害他们生命的祸根,然而,他们对此不忧惧,是
文章结合笔者的业务流程优化项目的实践活动,提出了一个业务流程优化操作模型;对其过程和工具在业务流程优化实践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在快节奏、信息化的今天,许多时代需求日益凸显,如何高效精准地获取有效的关键信息,如何令传统行业搭上互联网的高速列车等问题都是时代热点。本文选取在线调研系统为研究核
本文以食品毒理学为例,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基础,将蓝墨云班课移动教学软件应用于课程教学中,融合实体空间学习和虚拟空间学习,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