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根据正畸患者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和模型分析,比较安氏Ⅰ,Ⅱ,Ⅲ类错颌病例及青少年组和成人组中实际拔牙与KIM拔牙指数(EI)的相关性,找出青少年组与成人组,轻度拥挤组与拥挤组之间的差别,探讨KIM EI的临床指导意义。 2.将拥挤度计入KIM EI公式建立改良EI指数公式,再次进行对比相关分析,进一步探讨改良EI的临床指导意义。 方法 1.选择矫治成功的错颌畸形病例429例,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成人组和青少年组,并根据患者错颌的类型,用Angle错颌分类法分为Ⅰ类,Ⅱ类,Ⅲ类错颌组,每组都分为轻度拥挤组和拥挤组,并作对比分析拥挤因素的作用,同时分组作KIM EI相关性的回顾性检验。 2.将拥挤度计入KIM EI预测公式中,用改良EI预测公式对各组作EI相关性的回顾性检验. 结果 1.总样本中,KIM EI预测对73.21%的病例出了正确的预测,在EI预测拔牙组中,拥挤组病例和轻度拥挤组病例实际拔牙进行对比差异并无显著性;在EI预测非拔牙组中,拥挤组和轻度拥挤组实际拔牙一致率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按年龄分组中,青少年组中总的一致率为71.28%,在EI预测拔牙组和EI预测非拔牙组中,拥挤组病例和轻度拥挤组病例实际拔牙进行对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成人组总体一致率为75.00%,且在EI预测非拔牙组中,拥挤组和轻度拥挤组实际拔牙一致率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按错颌类型分类中,安氏Ⅰ类错颌病例总的一致率为71.95%,且EI预测非拔牙组中,拥挤组和轻度拥挤组实际拔牙一致率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安氏Ⅱ类错颌病例总的一致率为71.62%,且EI预测非拔牙组中,拥挤组和轻度拥挤组实际拔牙一致率的对比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