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单一的媒体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如何在现有通信网络的条件下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多媒体服务已经成为倍受人们关注的话题。与此同时,国际电联标准化组织先后推出了一系列与多媒体通信相关的协议。如基于ISDN网络的H.320系统、基于局域网的H.323系统、基于PSTN网络的H.324系统等,这些协议的颁布一方面保证不同厂家的产品能互通兼容,促进市场的有序发展;另一方面大大加快了多媒体通信发展的步伐,同时也使现有的通信网络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特别是ITU—T推出的基于IP分组网络的多媒体通信终端协议—H.323,为基于IP的多媒体通信提供了规范。 在过去二十多年里,数字信号处理(DSP)由于有比单片机更加适合于数字信号处理的软件和硬件资源,可用于更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比专用芯片有更强的灵活性、可升级性和更低的成本,这些特点使得DSP在通信等领域得到极为广泛的运用。 基于以上的情况,我们进行了基于H.323和DSP的可视电话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可视通信中最关键的技术环节是图像的压缩和解压缩。目前ITU已经有不少视频压缩的标准,如H.261,H.263,H.263+,H.263++,MPEG1,MPEG2,MPEG4,MJPEG以及基于离散小波变换(DWT)的图像压缩编码。究竟选择哪种标准取决于系统的清晰度要求以及信道的带宽。对于ISDN、PSTN、以太网等低速率信道,我们选择低码率视频编码标准H.263进行图像的编解码,这是一种码率和图像质量折衷的编解码标准。 本文将着重介绍H.323和H.263+协议,特别是H.263+的算法实现及其基本项的优化策略,同时还对比了现在常用的几款DSP,并对TM1300及嵌入式系统中常用的实时操作系统(RTOS)PSOS+做初步介绍,最后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张望。在第一章中我们对IP可视电话的发展历程和前景进行介绍和分析,并对其系统结构进行简要介绍。第二章我们将介绍H.323协议栈。第三章将对PHILIPS TM1300的结构、特点及其实时操作系统PSOS+进行介绍。第四章将着重介绍H.263+协议及实现算法,对运动估计、DCT、量化和码流控制等算法的实现进行了重点介绍。第五章将重点介绍基于TM1300的优化方法,对运动估计,DCT和量化的算法优化以及指令级的优化进行了介绍。第六章将介绍系统的实现结构及其性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