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与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进行随机对照研究,观察活血通督汤配合艾灸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颈后路减压术后早期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因脊髓型颈椎病在福州市第二医院脊柱外科行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访期间确诊为术后早期轴性症状,且符合标准、自愿参加该课题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56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2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与试验组均采用统一的常规基础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健康指导和颈部肌肉等长收缩功能锻炼。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使用活血通督汤配合艾灸颈夹脊穴治疗;对照组使用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疗程均为4周。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第1天、治疗疗程结束后最后1天记录疼痛强度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s,NR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Tsuji值,并统一于治疗疗程结束后1个月随访记录改良JOA评分(mJOA)、轴性症状的复发情况、下颈椎曲度(C2-7 Cobb角)、颈椎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C2-7-7 Sagittal vertical axis,C2-7 SVA)等的变化情况。同时,对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事件进行统计评估,统计分析运用SPSS20.0软件,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本研究获得完整随访患者共有52例。1.收集患者治疗前基线数据(包括一般资料、手术相关因素及术后早期轴性症状差异情况)、NRS、NDI、Tsuji值、mJOA评分、C2-7 Cobb角、C2-7 SVA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NRS、NDI、Tsuj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治疗后NR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但两组治疗后NDI、Tsuj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疗程结束后1个月随访轴性症状的复发率,试验组较对照组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治疗疗程结束后1个月随访mJOA评分、C2-7 Cobb角、C2-7 SVA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督汤配合艾灸颈夹脊穴可以有效改善脊髓型颈椎病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扩大成形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后早期轴性症状严重程度,减少复发几率,提高患者对手术疗效的满意率,改善生活质量,其近期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