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应变海底管道环缝断裂评定优化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yong850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底油气管道的主要铺设方法包括S型铺管法、J型铺管法以及卷管铺设法。其中卷管铺设法的效率高、成本低。在卷管铺设的过程中,管道会产生1-3%的轴向大应变,在服役过程还会承受内压。在运输腐蚀性介质时还需要防护内衬层。一旦发现管道含有裂纹,需要断裂评估以保障安全。本文针对目前存在的断裂评估方法进行了优化和改进,主要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修正了参考应力法,并对含有环向表面裂纹且承受大尺度轴向应变的等匹配焊缝海底管道进行了断裂评估。通过归一化R6选项2和有限元的FAC曲线确定新γ因子值,并用新γ因子修正Kastner极限载荷解,使修正后的参考应力法与有限元具有一致的准确性。通过回归分析确定了新γ因子的经验公式。使用推导的名义应力方程实现输入参量从应变向应力的转化。使用修正参考应变法对服役过程中承受大应变和内压的等匹配焊缝海底管道进行了断裂评估。推导了承受内压作用并含有严重裂纹的管道的参考应变理论解,并基于该解构造了能够区分内部压强对断裂评估影响的失效分析曲线,从而修正了参考应变法。提出了宽范围低匹配焊接复合管环向表面裂纹J积分的解析公式。基于Python语言自主研发了复合管模型生成器,用于建立数量庞大的复合管环向表面裂纹模型,基于数值计算结果和大量回归分析确定了修正参考应变法的输入参量F的经验公式,从而获得标准化J积分的解析解,实现了宽范围低匹配焊接复合管表面裂纹断裂评估。提出了复合管V型坡口焊缝环向埋藏裂纹的断裂评估解析方法。基于Python语言开发了两个插件用于循环建立大量复合管埋藏裂纹数值模型。基于数值计算结果结合数百组回归分析,得到了修正参考应变法中参量Ftop,bottom的经验公式,从而实现复合管埋藏裂纹的解析评估。与DNV-RP-F108标准提供的埋藏裂纹转化为表面裂纹进行评估的方法相比,新评估方法更直接准确,并且考虑了复合管内衬层以及焊缝坡口角度等因素对断裂评估的影响。介绍了大应变海底油气管道断裂评估流程,针对评估过程中的输入参量进行说明,并提出了管道安装和服役阶段的评估流程图,最后根据流程图提供了几个评估案例以供参考,同时对比了两个评估阶段的解析方法与试验结果。
其他文献
钛合金由于优异的材料性能,广泛应用于飞机关键零部件的制造。但作为典型难切割材料,钛合金高强、高韧的特点使传统加工技术面临严峻挑战。射流电解加工,是利用金属阳极在电解液射流中定域溶解的原理,借助喷嘴阴极运动制造任意复杂结构的一种新型电解加工技术,其兼具电解加工和数控加工的优点,是一项极具潜力的钛合金零部件精密加工技术。本文以TB6钛合金为研究对象,针对TB6钛合金射流电解加工机理和关键工艺进行研究。
铝基复合材料(AMC)具有比强度和比模量高、热稳定性好、导热性优良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发动机制造、精密仪器等领域。晶须增强AMC兼具高强度和良好的加工性,显示出独特的应用前景。目前制备晶须增强AMC的方法主要是外加法,该方法存在晶须难分散、界面结合差、易发生界面反应、晶须结构易破坏等问题。而在基体中原位合成晶须不仅能够避免这些问题,而且可以通过结构设计实现在提升强度的同时保持足够韧性。因此
立方氮化硼(cBN)因其优异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尤其是不与铁系元素反应而备受关注,在精密机械加工、电子和光学器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高温高压烧结法制备立方氮化硼复合材料,研究cBN原料、结合剂组成和烧结制度与性能的相关性;分析了弥散颗粒、晶须和Y2O3对cBN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实验制备的cBN复合材料进行切削高温镍合金的实验加工验证研究,并与商用知名品牌刀具对比。本论文的主要
抗生素滥用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甚至促使超级细菌出现。因此,针对不依赖抗生素的抗菌策略的开发迫在眉睫。由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具有多种优异性能,例如多孔性的结构、可调控的成分和易于修饰的表面,这类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本文针对PCN 224和普鲁士蓝两种具有优异生物安全性的MOF材料进行功能化修饰,设计出多种不依赖抗生素的MOF基光控抗菌材料,并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了这些材料可以高效快速地治疗并修复被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COFs)由轻质元素组成,通过共价键相连接而成的一类结晶性聚合物,近十年来发展迅猛,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们的关注。COFs材料具有良好的热/化学稳定性、结构可设计性、孔结构可调节性、高比表面积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气体存储与分离、催化、光电和生物医药等领域。通过不同的设计策略,可对COFs材料进行结构和功能化调控。根据材料在不同
尖晶石铁氧体具有高电阻率、高初始磁导率、低矫顽力、低涡流损耗、良好的阻抗匹配和高介电损耗,是一种重要的磁性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变压器、传感器、隐身涂料、磁性药物传输和水处理等各种现代器件和技术中。本论文从三个方面入手对尖晶石铁氧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第一,通过元素替代的方式优化了铁氧体的软磁性能;第二,研究了铁氧体的微波吸收和电磁屏蔽性能;第三,将铁氧体与硅酸镁材料复合,对其染料吸附能力进行了研究。
BiFeO3是一种单相多铁材料,具有高铁电居里温度、高反铁磁奈尔温度和高剩余铁电极化强度等优点,可以应用于非易失存储器件。本论文利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BiFeO3薄膜及其异质结构,系统研究了BiFeO3薄膜的微观结构与磁特性及其异质结构的电输运特性和磁特性。在BiFeO3/LaAlO3异质结构中,随着BiFeO3薄膜厚度增加,BiFeO3薄膜发生了由高应变类四方相→类四方相→倾斜的MC相→中间倾斜
目前,无机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国内外研究者已经开发出大量的无机长余辉材料。相比于无机长余辉发光材料,有机长余辉发光材料因价格低廉、合成简便、生物相容性好、柔性以及功能团易修饰等优点而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同时,由于有机晶态长余辉材料具有非晶态有机长余辉材料所不具备的诸多优点,使得有机晶态长余辉材料无论是在设计制备、机理研究,还是应用方面均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深入研
有机共晶是由两种或多种组分通过非共价键作用组装形成的固体材料,与传统共价键合成相比,具有成本低廉、结构设计灵活、可溶液加工等优势,为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提供了有效策略。共晶是组分明确的单晶材料,其构筑单元在共晶内呈现清晰有序的堆积结构,有利于研究多组分材料的结构与性质关系,进一步为高性能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合成提供指导。其中,电荷转移共晶是指在给受体分子之间有自由电子离域的一类,电荷转移作用既可以是形
高超声速飞行器服役于超高温度、高气动载荷和高速气流冲刷等严酷环境中,并且其冲压发动机也会面临超高温水蒸汽、高气动压力等极端条件。面对如此恶劣的服役环境,现有的隔热材料无法满足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系统的发展需求。因此,开发新型轻质、高强、超高温隔热材料对于推动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背景,本论文开展了新型超高温隔热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为了提高多孔超高温陶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