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县双拥路后山危岩体稳定性分析及其失稳运动特征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bixian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危岩体是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是由于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岩体的受力平衡遭到破坏而产生具有向坡下运动的趋势。本文以丹巴县双拥路危岩为代表进行分析,采用现场调查,定性分析,定量计算等手段方法,对双拥路的危岩体的稳定性,落石运动路径进行分析,并对危岩体提出了不同的防治措施。研究的主要内容:危岩区所处的上述构造部位显示区内应力比较集中,岩层受到的挤压比较强烈,强卸荷带内裂隙主要沿顺坡向中、陡倾角裂隙普遍张开,坡体表面裂隙发育密集。双拥路后山危岩就是在高陡的地形、脆硬的斜长变粒岩和强烈的构造作用等条件综合作用形成,降雨也起着重要的诱发作用。而研究区为陡坡地貌,其中斜坡中上部陡崖坡度局部近似直立,常年暴露,风化严重,节理裂隙发育,切割岩体呈楔形或长条形,极易发生巨石坠落或倾倒,促使危岩崩塌灾害发育。勘查定性分析法以地面调查和图解法(赤平投影图)为主,定量计算以静力解析法为主,研究区内的危岩体的变形破坏模式主要有坠落式和倾倒式。对于不同类型的块体采用不同的计算模型和方法进行定量计算分析。双拥路后山危岩可能崩塌路径均较为简单,为单一山坡上运动,主要方式为顺斜坡向下运动,局部可能受到斜坡上树木及斜坡形态的影响产生跳跃,落石可能先发生短距离的跳跃运动,然后再抵达斜坡下的缓坡地带时,以滑动和滚动的方式堆积于斜坡上,个别能量大而未别解体的大块石可能直接下崩危害县城。对危岩的防治可采取清方,锚固和设置主动网等方式。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黄土高原地区经济的发展,该地区的工程建设不断增加,随之产生的地质灾害也逐年增多,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黄土滑坡呈急剧上升趋势,滑动规模越来越大,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严
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以计算机和网络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冲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观念到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
介绍了兴隆庄煤矿3306综放工作面上顺槽沿空掘巷小煤柱的应用和支护技术理论及防治3305工作面(已回采)老空区有害气体的技术措施。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膨胀土是一种遇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殊性岩土,对其区域内的建筑工程、道路铁路和桥梁建设都会产生较大安全影响。随着成都城市建设的东扩,成都东郊膨胀土地区出现了大量的深基坑
本论文研究的新型带齿槽钢从断面形状上看属于 C 型钢,从其功用来看属于应用于建筑行业的预埋槽钢。目前,类似的预埋槽钢的生产方式多以冷弯成形为主。但是相比于冷弯型钢,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