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陶冶式阅读教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feng6154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的重点研究对象。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阅读教学现状依旧不容乐观,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功利阅读教育观念依旧很普遍。究其根本,源自于阅读教学的对人文陶冶的忽略。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工具性学习目标仍然占主要地位,这种感性陶冶的缺失已经严重阻碍了阅读教学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理性认知学习和情感价值观的全面提升。陶冶式阅读教学法在世界各国掀起了语文人文陶冶教育的浪潮,颠覆了应试语文的传统教学现状,语文阅读学习不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学生自主的与文学作品进行心灵的接触和交流。本文着重探索如何在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美的媒介,创设审美教学情境和陶冶氛围,以学生自由的无意识心理体验和情感活动为基础,实现有意识的理性认知学习目标。语文陶冶式阅读教学注重对学生灵魂的陶冶、心灵的熏陶、人格的塑造和精神世界的丰富,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为理念的美育教学方式。本文按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陶冶和陶冶式教学法的涵义,分别介绍了陶冶式教学法的中外理论发展溯源,包括中国古代的礼乐陶冶和诗教陶冶传统,以及西方的斯巴达的音乐陶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文艺陶冶、卢梭的“自然人”追求、雅斯贝尔斯的精神科学陶冶和自然科学陶冶等理论发展历程。第二部分具体阐述了陶冶式阅读教学的教育理念、特征,以及施行陶冶式教学的语文学科优势。第三部分从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施行陶冶式阅读教学的价值和世界阅读教学的追求趋势三方面揭示了陶冶式阅读教学的价值追求。第四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以诵读陶冶、情境陶冶、审美陶冶、活动陶冶四种教学方式来推进陶冶式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最大化的将陶冶式阅读教学方法运用在语文课堂中。本文响应了语文新课程改革对人文教育的呼唤,探索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吸纳并超越传统实现陶冶式教学,创建富有文化陶冶气息的新型阅读教学模式。通过实践探索努力向陶冶文学素养、唤醒生命感悟、建构精神世界的理想化课堂靠近。
其他文献
时代的进步,国家的发展,以及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演进,这些因素必然要求新时期的高中英语教师准确把握2017版《新课标》内涵要旨,品读出其中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目标,政策宗旨和文件精髓,以便更加科学高效地把《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到高中英语教学之中,为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所需要的素质的全面英语专门人才服务。无论以地域还是历史的视角观察,对于课程标准或者课程的研究都让教育者无法
<正>桂枝汤是《伤寒论》治疗太阳中风证之主方,而中风证中又以自汗出为主证,因此,历来不少医家将该方芍药酸收之性味,作为止汗之功效,笔者对此谈谈粗浅的认识。 关于芍药酸
近半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世界交往日益频繁。顺应这一趋势,各类汉英双语词典的编纂和出版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不仅在出版数量上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在编纂
目的:研究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洛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对照组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散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
失业是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是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失业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际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我国的行业工作
较多文献研究了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及其宏观经济效应,但鲜有文献分析中国跨境资本波动及波动来源。本文基于1998-2017年季度数据,使用ARIMA、GARCH以及滚动标准差方
中华老字号是数百年商业竞争中保留下的精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有一部分老字号没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产品包装设计中具体表现为设计风格和设计手法老旧、不符合当下人们的需求。叙事学原是研究叙事文本的一个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起,叙事学研究范围逐渐扩大,延伸到建筑景观及产品设计中。目前,其在包装设计中应用的相关理论研究还比较缺乏。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叙事学理论在老字号包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正> 从中医学发展史来看,早期由于缺乏现代医学的诊治手段与方法,对于子宫内膜异位没有专门的论述,但我们可以从中医学“痛经”、“无子”、“症瘕”、“月经不调”、“经行
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是指对从事会计工作已取得或受聘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的会计人员进行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为目标,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