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沉积制备α-Fe2O3薄膜、表面修饰及光电化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bw1339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α-Fe_2O_3作为一种优良的光电催化材料,在光解水制氢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获得广泛研究。α-Fe_2O_3薄膜可以通过掺杂、表面修饰等对其改性。本论文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制备纳米α-Fe_2O_3薄膜并在α-Fe_2O_3表面采用生物质(大肠杆菌鞭毛)引导Ni(OH)2进行修饰,分别得到活性较好的薄膜样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技术,分别对薄膜样品的形貌、结构和光吸收性能进行表征;采用斩光计时电流(I-t)、循
其他文献
自旋交叉配合物在热致显示器件,光开关和记忆装置等方面的潜在应用,使其成为分子基磁性材料中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也是当前分子基磁性材料领域离应用最近的领域之一。尤其是1,2,4-
本文利用常规的水溶液合成法,采用α-Keggin型同多阴离子[H2W12O40]6-为基本构筑单元,以稀土阳离子或稀土阳离子配合物作为桥连体,合成了6种未见文献报道的修饰型多金属氧酸
从天然资源中寻找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是发现和创新药物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或民间药用植物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本研究运用各种现代分离技术和分离材料(D101大孔树脂、MCI树脂、正相硅胶、RP-18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等)对桂花种子和酸浆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通过各种波谱技术(核磁共振谱、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对分离得到的各种成分进行了鉴定,共从中分离得到14
基于非共价作用的手性传递与存储作为超分子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备受关注,因为这些手性作用过程不仅在自然界的生命运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还能加深人们对手性起源、生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