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出导向法”是文秋芳教授针对中国中、高级外语学习者提出一种课堂教学理论,它旨在改变我国外语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重输入轻输出”、“重语言知识轻语言交际能力”的现状。该理论强调“输出”在职场中的重要作用,不仅将语言“输出”作为教学目标,也将其作为驱动手段,而将语言“输入”活动作为产出任务的促成手段。该方法实现了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有效结合。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和探究较多,但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特别是输出水平难以满足职场需求。本研究尝试将“产出导向法”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检验“产出导向法”在高职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中的效果,旨在为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有效改善探索路径。本研究针对两个问题展开教学实验。(1)“产出导向法”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能否提升学生的英语输出能力?(2)“产出导向法”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能否提升学生的英语总体水平?本研究的对象是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会计专业的大一学生。经前测,英语输出水平和综合水平具有同质性的两个班被随机指定为实验班和控制班。实验过程中,笔者对实验班采用“产出导向法”进行教学,对控制班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学实验持续16周。教学实验结束后,笔者对两个班级的英语水平进行后测。最终收集后测所得的学生说、写、译成绩以及英语综合成绩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对比、分析。此外,笔者分别从两个班级中随机抽取8名学生进行访谈,并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对测试和访谈的结果分析,本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产出导向法”的应用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输出能力。后测结果显示: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实验班的口语、写作成绩明显优于控制班。在翻译方面,两个班级都有进步,但是实验班的翻译成绩却略低于控制班的翻译成绩。(2)“产出导向法”的应用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总体水平。后测中,实验班和英语综合成绩明显优于控制班。同时,访谈结果和分析表明,实验班的学生对教学方法比较认同。最后,基于研究结果,笔者总结了“产出导向法”在高职英语教学实施中的主要发现以及重要的教学启示,并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出建议。虽然本研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却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