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税源是税收的源泉,反映了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在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中,必须要大力推进税源培育,使其与经济发展相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通过政府决策和各项支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只有通过充分发挥区域特色和区域优势资源,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引入优质产业提升经济规模,不断优化经济产业结构,才能保持经济和税收的稳定增长。宜春市是江西省第四大经济体。近年来,该市抢抓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经济和税收持续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但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的改变,该市税源增长缺乏后劲、税源结构不合理、县域税源不均衡、重点税源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分析了2009—2019年十一年间宜春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和税收收入的变化趋势,以及宏观税负和税收弹性的变动情况。在此基础上,重点从产业结构、县域经济和重点税源等方面,分析了2016—2019年尤其是近三年宜春市税源变化特点,并与江西省内其它设区市和2018年中部六省前十强城市经济税源情况进行了横向比较。同时,通过聚类分析探索了宜春市的8个新兴税源行业。通过分析,阐明了宜春市税源中存在的规模不足、结构不合理、县域税源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等方面的问题,分析了问题背后存在的区域公共资源属性限制、政策环境影响、财政收入需求驱动下地方政府的决策偏好和对税源管理的干预、税源管理模式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等四个方面的原因。最后,本文针对性地从壮大税源规模、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税收监管效率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宜春市税源培育的对策,以期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设区市级税源培育工作提供一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