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的血管构筑学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long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探讨与脑动静脉畸形所致颅内出血可能相关的血管构筑学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收集2001年1月至2015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88例脑动静脉畸形(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CAVM)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全部患者均经脑血管造影(DSA)确诊,脑出血均经颅脑CT证实,部分患者行颅脑CTA、MRI或MRA检查。将脑动静脉畸形病灶的位置、大小,供血动脉的数量、直径,引流静脉的数量、方式等因素作为观察内容;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或接近统计学差异的指标带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进行分析,探讨与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相关的血管构筑学危险因素结果:本组88例患者中,男性45人,女性43人,年龄15~80岁,年龄中位数40.5岁;病程2小时~40年,病程中位数31月。破裂出血48例,占54.5%。χ~2检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脑AVM具有以下血管构筑学危险因素时,脑出血的风险更高:脑AVM病灶体积≤2cm的微小型及小型的畸形血管病灶共24例,发生出血20例,占83.3%,相对于大型及巨大型的出血风险更高,P<0.05;供血动脉≤2条的33例患者中有23例出现了出血,占69.7%,相对于供血动脉≥3条的出血风险更高,P<0.05;供血动脉直径为0.5~1.0mm的19例患者中17例出现出血,占89.5%,相对于供血动脉直径>1.0mm的出血风险更高,P<0.005。引流静脉数≤2条的64例患者中42例发生了出血,占65.6%,相对于引流静脉数≥3条的出血风险更高,P<0.005;仅深静脉引流的12例患者中出血者10例,占83.3%,相对于深静脉引流及混合引流的出血风险更高,P<0.05。而脑动静脉畸形病灶位置、脑引流静脉扩张、脑引流静脉狭窄及有无动脉瘤与脑出血的风险无明显相关性:脑动静脉畸形病灶位于幕下者6例,其中出血者5例,占83.3%,与幕上组相比,P>0.05;引流静脉扩张20例,出血者9例,占45.0%,与引流静脉无扩张相比,P>0.05。引流静脉狭窄17例,出血者10例,占58.8%,与引流静脉无狭窄相比,P>0.05。供血动脉有动脉瘤者6例,出血者5例,占83.3%,与无动脉瘤者相比,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VM大小、供血动脉数量、供血动脉直径、静脉引流数量对是否出血有显著的影响;静脉引流模式有一定影响;而脑AVM位置、有无动脉瘤、静脉扩张及静脉狭窄与是否出血的影响尚不显著。结论:脑动静脉畸形的出血风险与畸形血管病灶的大小、供血动脉数量及直径、引流动脉的数量相关,与引流模式可能相关,与动静脉畸形病灶位置、引流静脉扩张、引流静脉狭窄及有无动脉瘤尚无明显相关性。即当畸形血管病灶直径大小≤2cm,供血动脉数量≤2条,供血动脉的直径≤1mm,引流静脉数量≤2条或引流静脉模式为单纯深静脉引流时,脑AVM破裂出血的风险更高。
其他文献
[目的]: 一、评价3.0T磁共振肾脏功能成像中BOLD技术的图像质量,评估R2*图测量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建立正常人群肾脏皮质、外髓质、髓质及皮髓平均R2*值的置信区间,并做相关
目的:   将恒河猴骨髓干细胞高效诱导分化为呈现神经元膜电位水平的胆碱能神经元细胞,为细胞替代治疗提供诱导方案。   方法:   1抽取恒河猴骨髓,密度梯度离心,贴壁培养
目的:探讨不同左室构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性心肌病模型兔血浆B型脑钠肽(简称BNP)浓度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由大连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的20只SP
研究背景: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特征性的细胞遗传学标志是9号和22号染色体易位形成的费城染色体(Ph染色体)。它是c—Abl基因的第一个外显子被bc
目的:探索正念减压疗法对围手术期女性乳腺癌患者焦虑状态、生活质量、以及医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患者入院时由护士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与干预组(n=30)。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及Q开关1064nm(Nd:YAG)激光联合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于成都天使之翼美天整形美容医院就诊,要求治疗黄褐斑并能按要求定期接受治疗和随访的患者资料。分别采用辉煌360工作平台的强脉冲光(IPL以色列Alma飞顿公司生产)及Q开关1064nm(Nd:YAG)激光MedLit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