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上游森林生态服务补偿市场化机制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多年持续快速增长,导致环境负荷过大,自然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生态环境面临的态势十分严峻,甚至危及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西部地区是我国江河上游、风沙源头,其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长江中下游及全国的广大区域,从而影响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由于环境资源保护的“代价付出区”(例如上游保护天然林)与环境效益的“生态收益区”(如中下游地区)在地理范围上的不对应,生态环境具有较大的公共物品性质,导致人们形成“生态环境无价”的认识误区,存在着“搭便车”的现象,森林生态效益价值未能在市场交换中体现出来,为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非常必要。与传统的命令控制性手段相比,经济激励手段具有明显的成本一效益优势和更强的激励一抑制作用,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态补偿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手段。本文在综合评述国外森林生态服务补偿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基础上,简述了我国森林生态补偿的发展阶段以及发展历程,深刻分析了生态补偿的几个关键科学问题——生态补偿概念、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等。在此基础上,以岷江上游为例,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对流域森林生态补偿的补偿(受偿)主体进行了分析;采用生态学和经济学方法,给出了补偿标准;通过实地调研,设计出了生态补偿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森林生态效益的空间变化规律,本研究拟定岷江上游森林生态服务补偿的主体是都江堰至乐山段(下游)的居民、企业和政府,受偿主体是上游松潘、汶川等5县的居民、政府、水利、林业等部门。他们在实施流域森林生态补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下游地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上游实施补偿,上游地区按照协议约定提供合格的森林生态服务产品。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对岷江下游居民家庭对上游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进行了研究,下游60.8%的居民具有支付意愿,年龄、受教育水平、家庭收入等是影响支付意愿的显著因素。(2)运用生态学方法和经济学方法,得到了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的生态补偿标准,分别为462.20元/户·a、44.00元/户·a。由于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各有优劣,运用专家咨询法建立了集两种方法优势于一体的综合补偿标准。通过研究,得出下游地区为上游地区补偿的标准为215.5元/户·a。(3)在对补偿主体和受偿主体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其补偿(受偿)意愿,构建了岷江上游森林生态服务补偿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其他文献
合理的作业模式有助于学生检查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学习效果,但传统的作业模式存在增加学生负担、限制学生自主发展的缺点。基于此,文章对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学英语作业模式
目前,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存在如下问题:跨境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内部协同缺失、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之间协同缺失、跨境物流横向维度协同缺失、跨境物流纵向层面协同缺失、跨
"起诉证据"是民事诉讼程序中始终存在但未被严格制度化的司法实践,剖析其存在状态对于理解和完善我国现行的起诉受理制度十分重要。对起诉证据的要求充满了矛盾。从根本上来
随着油田公司架构的深刻调整,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宣传工作的外部环境、内在要求及所承载的功能较之以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崭露头角,
近几年来,深度学习在图像、语音、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领域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已成为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研究的热点。深层网络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更丰富表述信息的特征且
灭多威和腈菌唑是两种常见且非常重要的化学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当中。农业生产中已经造成了灭多威和腈菌唑的大量残留,使得环境遭受了巨大污染,我们需要了解它们在环境
随着传统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的转型,如何处理文言文教学中“言”与“文”的关系成为教育工作者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之所以要提出这个问题,本身就存在一个预设,即传统文言文教学
本文在对一起地铁车站自动扶梯倒溜事故进行了分析,主原因为主驱动链条断裂和附加制动器未可靠动作;通过对主驱动链条的材料、制造工艺、装配工艺、维护保养和附加制动器动作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种类繁多,交易额逐年扩大,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农产品买难卖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必须建立起现代的农产品服务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