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身体·权力——《左传》与《史记》的身体语言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xd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左传》和《史记》中的身体语言的解读,考察春秋至汉武帝时期,身体的存在状况以及身体控制技术的变化,进一步反思东周秦汉社会转型期里,社会生活以及政治生活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变革。 春秋以降,“礼坏乐崩”,道德崩溃,身体的意义不再固定明确,各种思想都表现出了对身体的关注。在《左传》的文本中,作者以道德为己任,对旧有的礼制进行了反思,更加拉近了“礼”与人的关系,通过严厉批判身体的违礼行为,给身体打上了罪恶的烙印,否定了人类原始的身体,塑造了一个与道德合二为一的身体模型,要求人们效法模仿。但是道德力量并不足以在动荡的社会转型期对身体起很大的作用,于是战国时期身体的欲望、感官的享受得到了推崇。随着战围时期法制的变革,法律制度的发展,专制皇权的进一步强化,身体逐渐被强权侵占。秦朝建立后,“以吏为师”,推行残酷的法治,很快就被推翻了,汉王朝吸取了秦王朝灭亡的教训,采用了道德与法治并行的统治方式,权力实现了对人从精神到身体的完全占有。在《史记》中一方面帝王的身体被赋予了神圣的光芒,而且身体的特征更多地与权势富贵紧密相连,另一方面,身体又惨遭权力的蹂躏,动辄得罪,身体内在的冲动被严格限制,变得谨小慎微。身受其辱的司马迁,对权力与身体的关系进行了反思,他放弃了对身体的所有权,期望通过追求外在的声誉和文采来超越身体、超越权力的限制。
其他文献
《管子》所涵的中央官制,主要是以君主制为中心,以中外朝制为首脑,以内外宫制为辅弼的中央政府体制。由君主、女主制的流变,探求朝官、宫臣的制衡,有一定借鉴意义。其中央官制,反映
人物品鉴实际上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一个话题,跟人物品鉴有关的重大历史现象都在我们的研究范围之内。“汉魏六朝”采用一个较大的概念,包括汉代、三国、西晋、五胡十六国和
本文利用北宋时期翻译佛经里的字音资料来研究汉语音韵系统。字音资料指的是称作真言、陀罗尼、梵赞、大明等的密咒和景祜二年(公元1035年)成书的《景祜天竺字源》。它们对研
很多人因肥胖而烦恼,也苦于找不到有效而健康的减肥方法。近期《今日美国》向大家介绍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减肥专家——路易斯·埃罗恩,他已经连续23年成功帮助数千人摆脱肥胖的困扰。他发现,成功减肥最大的秘密在于“吃饱”。同时,针对一些典型的减肥问题,埃罗恩还给出了详尽的解释。  问题一:干吃不饱导致肥胖,是怎么回事?  回答:一些肥胖患者体内含有某种激素会减少饱腹感。患者吃得越多,感觉越饿,因为他们的大脑不
晚明是出版相对繁荣的时期,同时政坛权力斗争日趋激烈。出版与官场权力斗争紧密关联起来,形成双向互动的关系,对权力斗争形态的演变和出版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
本文从重塑自我的历史形象角度,阐述了巴金《随想录》文化历史价值。 巴金曾经说过,《随想录》是他本人的“文革博物馆”。它折射了他本人和全家人在那个“有中国特色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