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人类的重要交际工具的语言总是处于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中。语言的接触,必然引起语言的变异,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的迅速国际化必然引起其广泛的本土化。文化的实质是特定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每个民族生活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具有各自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因而也就形成了各自的思维方式。语言总是受到文化的影响,像镜子一样,始终反映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中逐渐打上中国文化的烙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变体——中国英语。中国英语是英语世界化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英语变体。它是基于规范英语并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反应中国人特有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的英语变体。本文既从文化,语言和思维角度,论述中国英语在国内外的理论研究状况,又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阐述中国英语存在的必要性;其次根据中国建国以来各个阶段外交政策的转变,挖掘中国英语的起源,并用实例阐释在不同的外交政策下,中国英语的发展变化,展望其未来前景,肯定中国英语在中国外交中的重要作用;接着运用大量实例展示中国英语作为一种英语变体在音位,词汇,句法及语篇层面表现出的特征;最后,作者分析了中国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其具体表现在翻译和教学中;肯定了研究中国英语的积极意义,并指出对中国英语研究不仅有助于传播中华文明及中国文化,而且对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跨文化交际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英语的出现意味一个正融入国际文化的现代社会的中国在国际交往中有了自己的文化认同,对世界、对中国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在对外宣传当中,中国英语能较准确、较流畅地表达中国人特有的思想和文化,进而能有效地弘扬中国悠久的思想和文化。虽然目前中国英语还没有被广泛接受,但它已呈现出了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我们有责任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推进中国英语的发展,而不应过于挑剔,更不该盲目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