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郊区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关联性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wy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经济增长常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结构的调整变化,城市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伴随着城市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不断提升而产生、发展并加速。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现代经济增长》一书中指出,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并不是两道毫无关系的平行线。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城市化对三次产业有着一定的优化、提升、带动作用;而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及有序演进有助于推进城市化发展的进程。我国已经进入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时期,也进入了产业结构调整的转型期,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速城市化进程、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城市现代化是我们新时期面临的重大战略选择。针对改革开放以来上海郊区城市化的现状,本文通过郊区城市化发展的各种推动力的分析,从郊区人口城市化、郊区工业城市化和郊区配套设施城市化三个角度对上海郊区城市化发展的进程进行分析。从郊区人口城市化研究中,上海10年间郊区人口快速增长,而市区人口的增长速度比较缓慢,部分区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在人口分布上呈现市区和郊区趋于平衡的态势;郊区经济城市化体现在工业化的合理发展,工业产业布局的主要特点为工业生产主体由中心城区向周边地区扩散,生产主体向郊区工业园区集中;随着郊区人口和经济的发展,郊区生活的配套设施也随着提升。但是上海郊区城市化现在具备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相比于近郊区,远郊区的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也是今后城市化整体发展的重点区域。目前上海已呈现后工业化时期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入发展转型的重要时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也面临战略性转变,并呈现出特有的方向与重点。同时,产业对外转移已成为上海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其趋势体现于规模扩张型、功能整合型和战略扩张型产业转移。上海的产业具有生产性服务业迅速成长推进服务经济快速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支柱产业内部的比较优势转换、国际大都市城市功能形成中的产业分工整合的特征。而随着上海产业的规模扩张和对外转移,上海郊区产业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郊区产值在全市整体产值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并具备了良好的机遇和有利的条件。鉴于对于上海郊区城市化的发展和郊区产业结构的调整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两者存在着内在联系,因此,本文以闵行区为例,选取2005~2012年的相关数据,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两者的数量关系。闵行区的城市化水平发展迅速,产业结构水平的发展相对平稳,城市化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协调水平较高,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水平保持在良性协调。通过Pearson相关性检验,证明闵行区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存在一般的正相关性,但相关性属于一般相关,说明闵行区城市化的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存在的滞后相关的可能。
其他文献
从工业建筑立面设计的重要性出发,提出了立面设计的一般基本规律,并主要对立面的构图和色彩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此让建筑师对现代工业建筑的立面设计给以更多的关注。通过立
以湖北省为研究区域,运用水资源负载指数和水资源供需平衡模型,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定量计算和分析了湖北省近年来的水资源供需平衡态势以及湖北省市域尺度的水资源开发潜力;在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侵权责任法》的立法目的之一。适应其要求,《侵权责任法》在强化保护弱者、关切社会秩序、责任集体化、责任综合化等方面发生了转型。该目的影响了侵
以太平洋地震工程中心NGA强震数据库为基础,同时收集并分析处理了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1年日本太平洋冲地震的强震记录。通过对近4000个水平地震记录的分析,获得了水平地震动
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其稳定性好、耐疲劳、寿命高、抗滑和环境适应性好、施工工艺简单等优点,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农村公路各级道路施工中。本文沿着水泥路面施工工序这一主线,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会计)产生了深远影响。互联网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交流工具对传统的财务会计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
网络转载现象因"信息共享"的正当性而普遍存在,但转载文章因信息不实而导致侵害相对人名誉权的行为也时有发生。业界、学界和司法界目前在应对网络转载承担名誉权侵权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