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以柴达木盆地西部古近系-新近系咸化湖相地层为研究对象,通过氯离子含量法以及等效深度法对不同构造带、不同层位盐类与地层超压空间分布特征的关系进行了描述。综合利用测井曲线组合分析法和声波速度-密度交会图法识别超压成因类型,结合地层沉积速率、生烃条件、构造演化及岩石薄片分析等综合判断超压成因。结合特有的咸化沉积环境及盐类的特殊性质等探讨柴达木盆地西部咸化湖盆环境下特殊的地层超压成因机制。受沉积中心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柴达木盆地西部古近系-新近系咸化湖相地层为研究对象,通过氯离子含量法以及等效深度法对不同构造带、不同层位盐类与地层超压空间分布特征的关系进行了描述。综合利用测井曲线组合分析法和声波速度-密度交会图法识别超压成因类型,结合地层沉积速率、生烃条件、构造演化及岩石薄片分析等综合判断超压成因。结合特有的咸化沉积环境及盐类的特殊性质等探讨柴达木盆地西部咸化湖盆环境下特殊的地层超压成因机制。受沉积中心的迁移、气候变化及盐类物质来源的影响,柴达木盆地西部湖盆的盐度在不同沉积期间有所变化,各个构造带的水体盐度差异较大。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层压力在垂直上呈现出低压-常压过渡至超压的特征,超压顶界面深度约2000~2500 m,盐下地层更容易发育强超压;平面上各层位地层压力系数高值区随着咸化中心向北东方向迁移。其中下干柴沟组上段(E3~2)超压中心及超咸化中心位于英西地区,广泛发育的膏盐岩与地层超压有良好的对应关系。柴达木盆地西部的地层超压是不均衡压实作用、生烃作用、构造作用和成岩作用叠加的结果,其中盐类在不同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沉积层的快速堆积和加载是不均衡压实作用增压的有利条件之一,同时咸化环境下形成的非渗透性的细粒沉积物特别是膏盐岩封盖使流体排出受限,从而造成不均衡压实型超压;咸化环境及其发育的盐类物质在有机质沉积和有机质生烃方面起到作用,促进生烃作用增压;成岩作用过程中石膏脱水增加流体体积,盐类沉淀减少粒间孔体积;膏盐岩的塑性和流动性形成的良好封闭条件对超压系统的形成和保存起到静态封闭的作用。盐间主要的超压成因机制是地层快速沉积和膏盐岩封闭引起的不均衡压实增压作用、盐类矿物充填孔缝、石膏转化脱水等,压力系数一般为1.5~1.8;盐下主要的超压成因机制为咸化源岩高效生烃造成孔隙流体膨胀增压作用以及地层沉积不均衡压实增压作用等,发育压力系数为1.7~2.0的强超压。研究结果在深化咸化湖盆地层超压理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柴达木盆地西部历经60多年的油气勘探,发现并证实了古近系-新近系含油气系统。尽管柴达木盆地西南部至西北部的地质构造是连续的,但是已发现的大型油田主要分布柴达木盆地西南部的三角洲沉积体系中,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简称柴西北)仅探明了部分中小型油气田。柴西北区油气勘探潜力大,有望成为未来重要的油气生产接替区。目前烃源岩热演化史、主力烃源岩、主要生烃期、主要生烃中心和运聚方向以及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仍不明确,
目的:观察“五脏俞加膈俞”穴位埋线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通过与艾司唑仑对比,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差异性,评价该疗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五脏俞加膈俞”穴位埋线治疗失眠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门诊收集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100例,随机分为50例西药组与50例埋线组,埋线组予以“五脏俞加膈俞”穴位埋线治疗,每周治疗1次;西药组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1片/次(1mg/片),1次/日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和评价电针悬钟、丘墟为主治疗脑卒中后肝肾亏虚型足下垂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电针悬钟、丘墟对脑卒中后肝肾亏虚型足下垂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的临床推广和创新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脑卒中后肝肾亏虚型足下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中药足浴和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在中药足浴和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参照《针灸治疗学》选取足阳明经穴为主进行
青南洼陷是东营凹陷和青东凹陷过渡地带的次级沉积单元,少量探井在青南洼陷沙三下段发现高产油流,表明青南洼陷具备较高勘探潜力,前期勘探表明,青南西次洼探井数量较少,沙三下段埋深较大,地震资料分辨率较差,因此储层预测难度较大,薄砂层的分布特征不清楚,有利储层发育位置也不明确,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从而为后期油藏研究和勘探开发提供依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入手,开展了单井相-地震相-地震属
语言演变发展中产生“人间真实”“人间不值得”等格式,这类“人间X”格式产生了新的用法及格式义:表示言者对“X”的程度量级、凸显特征的主观认定或评价,认定范围是主观认知干预下的“人间”。对“人间X”格式的构成成分、位置分布进行描写,借助概念整合理论,从其内部表现和外部功能确立五条鉴别标准,依据整合度高低将该格式分为三类,不同整合度等级中的“人间X”各有特点。“人间X”的生成机制包括隐喻、转喻的激活与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肾虚血瘀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临床疗效,为温针灸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依据,同时进一步验证温针灸在镇痛方面的有效性。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82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患者(肾虚血瘀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在两组均予以基础治疗(调整生活方式联合碳酸钙D3颗粒)的同时对照组予以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组选取肾俞(双)、悬钟(双)、膈俞(双)、委中(双
近年来,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油气勘探工作证实了凹陷内部古近系地层具有巨大的油气资源勘探前景,但该地区少有对成藏过程及成藏模式的整体性研究。本文详细分析了陆丰凹陷古近系油气藏的分布特征及条件形成,并在此基础上对油气运移的输导体系特征、油气来源及成藏期次特征展开细致研究,最终明确了陆丰凹陷古近系油气成藏过程、建立了陆丰凹陷古近系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表明:陆丰凹陷处于正常的温压系统,其古近系油气主要分布于洼
本研究以川东地区二叠系玄武岩为研究对象,利用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等方法,分析其岩浆源区和岩浆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东部地区地表玄武岩主量元素特征显示其为富铁质拉斑玄武岩,二氧化钛含量大于2.8%,属于高钛玄武岩。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与洋岛玄武岩(OIB)相似,综合判定川东地区玄武岩岩浆起源于富集地幔源区,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ELIP)成因相同,属于地幔柱作用的产物。利用岩石地球化学图解
页岩气析出过程中甲烷稳定碳同位素分馏效应主要受吸附-解吸和扩散作用控制,目前对于扩散作用造成的碳同位素分馏机制已有相对成熟的认识,而对于页岩气吸附-解吸过程中甲烷稳定碳同位素分馏的定量研究较为薄弱。本论文以重庆地区下古生界海相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钻井现场开展页岩含气量解吸实验、以及后续在实验室开展等温吸附-解吸实验、气体组分和同位素分析、页岩地球化学及储层特征分析,研究页岩解吸过程中烷烃气体碳同位
饶阳凹陷自勘探以来,虽已有近50年历史,油气探明储量达6亿吨,但大多针对与潜山油气藏,对于岩性地层油气藏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选取大王庄油田以及蠡县斜坡的典型岩性地层油气藏,在地质地化剖析的基础上,总结岩性地层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并对其控藏特征进行定量表征,最终运用功能要素组合模型(“T-CDPS”)预测岩性地层油气藏有利成藏区带。研究表明:饶阳凹陷沙一段至沙三段目的层岩性地层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包括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