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文化视角研究中外银行中男性气质与激励策略的关系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reess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男性气质/女性气质维度是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建立的区别文化间差异的四个维度之一。在具有男性气质的文化中,男性和女性的社会角色区分鲜明:男性应该自信、坚韧并且专注于物质成功;而女性则应该谦卑、温柔并且追求生活的质量。而在女性气质的文化里,男性和女性的社会角色表现相同: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应该谦逊、温柔并且关注于生活质量。男性气质指数则代表一个社会男性气质的程度。根据霍夫斯泰德的研究,中国是典型的男性气质的国家。然而,很多学者对此提出质疑,他们有的认为中国应该是偏女性气质的国家。   员工激励是公司管理当中的经典课题,它在整个公司的运行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文化和组织:心灵的软件》一书当中,霍夫斯泰德论述了男性气质与员工激励的关系。他指出,男性气质指数越高,对成就感的需求就越大。   本文的论证建立在以下三个假设的基础之上:1,总体上讲,霍夫斯泰德提出的日本、德国和美国的男性气质指数理论仍然适用于今天的世界。2中国银行的文化是偏女性气质的。3男性气质与员工激励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能给银行在员工激励方面提供启示。   为了验证上述假设,本文对四个代表性银行进行问卷调查-中国银行、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以及三菱日联金融集团;在分析问卷数据的基础之上本文试图对这四个银行文化的男性气质指数进行调查,从而再次验证霍夫斯泰德提出的日本、德国、美国和中国的男性气质指数。之后,本文将霍夫斯泰德的男性气质理论与赫兹博格的二因素理论相结合,讨论了男性气质与员工激励的关系。经过以上分析,本文所提出的三个假设均得到证明。最后,文章为银行在员工激励措施方面提供了一些建议。
其他文献
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要过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城市,城市的发展水平和环境质量又影响着城市中居民的生活。日本在亚洲率先实现了城市化,尤其在战后1955—19
《论语》是记载孔子思想的重要儒家经典之一。吸引着众多中外学者的阐释与翻译。本文对比研究理雅各与辜鸿铭《论语》英译本,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出发,阐释了两译本在儒学术语
近年来,美剧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尤其是英语学习者的追捧。对于许多中国观众来说,观看配有翻译字幕的美剧是一种有效的学习英语和进行文化交流的手段。随着美剧的流行,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选择在国外完成学业后回国发展。但由于各国社会文化方面的差异,“海归”在回国初期大多遭遇了归国文化冲击,不仅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红酒这个代表高生活品质的物品也进入了百姓日常生活中。在各地的超市中,都开出了专门的红酒区,向人们提供国内外品牌的红酒。经笔者发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各种各样旨在推进相互交流的会议正在中国召开,这些会议上,中方的发言人不再只是聆听“外国的声音”,而是更多的即席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本文结合中国传统译学观点,以林语堂“美”的翻译标准在其英译《浮生六记》中的体现为例,从翻译美学的角度探讨翻译中国古典文学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中国翻译美学的研究入手,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