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能量源寿命的复合储能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与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dongthe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燃料电池效率高、无污染,是电动汽车的理想能源,但其动态响应较慢,功率特性较软,需将其与蓄电池或超级电容等新型储能设备相结合,组成复合储能燃料电池系统。目前,最具前景的复合储能燃料电池系统是由燃料电池、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组成的三能量源系统。这种混合系统能充分发挥各部件优势,但同时会增加系统控制难度。另外较短的能量源寿命及高昂的系统生产成本是阻止其商业化的主要原因。本文以三能量源系统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车辆能耗及能量源寿命,进行了三能量源系统参数匹配分析优化和能量管理策略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确定了三能量源系统构型方案,分析了燃料电池、蓄电池、超级电容等部件特性,建立了包含燃料电池及锂电池寿命衰减模型的三能量源系统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2)综合考虑车辆能耗及能量源寿命,利用动态规划(DP)策略分析了不同工况下不同参数配置及不同控制策略对车辆综合运行成本的影响。利用遗传算法对三能量源系统进行参数匹配优化,以综合工况下车辆综合运行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得到了DP策略下三能量源系统最优参数配置。(3)针对三能量源系统制定规则策略时,探索了能量源提供功率先后顺序对车辆能耗经济性及能量源寿命的影响。并基于不同加速度下能量源提供功率顺序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辆状态识别的自适应规则策略。基于灵敏度分析了自适应规则策略中众多控制参数对车辆综合运行成本的影响,并利用遗传算法对关键控制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优化前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自适应规则策略及灵敏度分析的可行性与有效性。(4)为提高超级电容利用率,延长燃料电池及电池寿命,基于DP策略规律分析设计了多目标分层能量管理策略。在上层策略中,利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学习DP策略下超级电容输出功率与需求功率的规律,根据离线学习结果获得超级电容输出功率。在下层策略中,燃料电池和电池的功率利用ECMS策略进行分配,等效因子根据各工况DP策略下各部件最优控制参数计算获得。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为进一步提升分层能量管理策略的性能,利用车速预测结果对其进行了优化,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分层能量管理策略在车辆综合经济性方面有所提升。
其他文献
在雾天环境下,基于视觉相机的自动驾驶目标检测系统会面临巨大的挑战,能见度的降低会影响视觉成像效果,造成目标检测算法精度的下降,继而影响后续的决策控制系统。雾天环境下,现阶段的目标检测算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算法多应用于正常天气条件,大规模雾天数据的采集和标注成本高昂,使得直接使用雾天数据训练难以实现。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特征监督除雾算法,以及基于该算法的域适应目标检测框架,提升雾
燃料电池因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清洁无污染、燃料选择范围广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的能源之星。催化层(CL)作为燃料电池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其组成和结构对燃料电池的成本及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理想的催化层应该具有大量的“固-液-气”三相反应界面,又要有足够小的电子、质子和反应物质传递阻力。目前燃料电池仍然面临着成本和性能等因素的制约,为了解决这两个关键性问题,科学家们采用了多种手段提升燃料电池催化层的效率。
随着航天、汽车、船舶等高端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精密齿轮的需求量不断提升,数控滚齿机是齿轮粗加工批量生产的主要装备,滚刀是影响其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的关键零部件。在滚齿加工过程中,滚刀磨损不可避免,随着滚削加工的延续,必然导致在一段时间后滚刀磨损严重,无法继续满足齿轮的加工质量和精度要求,此时必须更换滚刀。但过早换刀会大幅增加生产成本,并且浪费生产时间;若推迟换刀则会导致大量工件质量不合格,且造成机
地下综合管廊能够集中管理各种地下管线,其建设已经成为各地的热点。在已建地下管廊市政项目的运营中,管廊自身的纵向不均匀沉降以及管廊上方市政道路的横向不均匀沉降造成路面开裂问题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到管廊结构的安全和市政道路的正常使用。山地城市中管廊的地基组成多样,不均匀沉降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依托重庆市某在建地下综合管廊市政项目,结合现场监测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推导,研究地下综合管廊的纵向变形特性和廊侧填
组合联肢剪力墙结构是我国建筑广泛采用的抗震结构形式,该结构通过连梁将能量分布到全高范围,抗震性能远大于单肢墙的直接叠加。以单肢形式存在的剪力墙无法形成耦合机制,不能形成双重抗震防线机制。型钢柱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耦合结构(Steel Column-Steel Plate and RC Composite Wall Coupled Structure,以下简称SC-SPRCW耦合结构)将单肢剪力墙与
震害及试验研究表明,钢筋混凝土柱的损伤一般主要集中在端部塑性铰区,箍筋间距内的纵筋屈曲是其重要非线性受力特征,屈曲除引起钢筋强度退化外,还使得柱纵筋产生塑性应变集中,降低纵筋的低周疲劳寿命,影响框架柱的抗震性能。近年来,国内学者完成了相当多的配置高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震性能试验,但研究者对不同屈服强度钢筋的屈曲受力性能差异尚缺乏足够重视。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主要承受拉力,因此对其抗拉强度较为重
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经济圈建设逐步成为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实现方式,如果行政区域间独立发展,将会出现重大工程项目的重复建设,从而导致资源浪费,大大降低了城市的资源利用的效率。但是如果行政区域间合作建设各种重大工程项目,提升城市间的联系,这种协同发展将会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规模。所以,近年来,涌现了一大批跨区域重大工程项目。它们一般都涉及多个行政区域政府,政府之间又处于平级关系,出于地方利益保护主义
自三峡库区2003年开始蓄水以来,库区地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导致大量古滑坡复活和新生库岸滑坡变形,对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及航道的正常通行造成了极大威胁。三峡库区重庆段面积约占整个三峡库区面积的85.6%,加之受地域性降雨的叠加影响,滑坡灾害问题日益突出。作为世界上滑坡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研究和防治工作深受重视,因此,开展重庆段库岸边坡的稳定评估及位移预测研究能够掌握库区内边坡
在快速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作为中国数千年来农耕文明的“活化石”,其承载的文化和物质内容是当下维系乡村情感、乡村振兴的重要“基因库”。在新时代中华文化复兴战略下,对传统村落的研究及其保护发展迫在眉睫。同时,目前贵州黎平县的传统村落研究集中在单个典型村落或特定建筑层面,以物质空间的静态特征研究为主,缺乏由单个到整体、由物质到内涵、由空间到时空联动的深入研究。因此,需要以新视角、新思
三峡水库周期性水位调度形成了30 m高程的水位消落带,使得该区域内的岩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劣化,对岸坡整体稳定性造成影响。另外库区蓄水后微小地震次数显著增加,微小地震动力作用对岸坡长期稳定性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库区消落带岩体劣化条件下边坡静(动)力失稳机制及稳定性控制研究(41972266)”,以三峡库区巫山段消落带顺层岩质边坡为背景,研究其在多次微小地震下的稳定性,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