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树是杨柳科(Salicaceae)杨属(Populus L.)树种的统称,杨属植物共有100多个种,我国就有53个种之多。近年来,随着杨树育种工作的发展,杨树育种工作者先后引进和选育出的杨树新品种就有50个之多,但由于同一大类不同无性系间杨树形态特征差异很小,因此很难通过形态特征进行区分,这样不仅影响到品种的进一步遗传改良,也影响到良种的正确应用。因此,应用分子标记技术对杨树品种(无性系)鉴定进行研究,建立可靠的杨树品种(无性系)分类和鉴定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用SSR和ISSR2种分子标记技术对5个杨树品种(无性系)进行了鉴定及遗传相关性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比较CTAB法和SDS法2种杨树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结果表明,SDS法提取的基因组DNA较好,可满足SSR和ISSR2种分子标记的扩增要求。2.比较5种杨树叶片的保存方法,结果表明,-80℃冻存、硅胶干燥和室温自然晾干3种保存方法保存效果较好,所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保存方法。3.从36对SSR引物中共筛选出12条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引物。用筛选出的引物对5个杨树品种(无性系)进行扩增,共扩增出条带125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11条,多态性条带率88.8%,片段长度介于80bp~1000bp之间。从3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0条多态性高的引物,对5个杨树品种(无性系)进行扩增,共得到扩增条带102条,多态性条带73条,多态性条带率71.57%,片段长度介于100bp~1000bp之间。4.利用3对SSR引物和4个ISSR引物分别建立了5个杨树品种(无性系)的DNA指纹图谱,用于杨树品种(无性系)的品种鉴定。5. SSR分析中各杨树品种(无性系)间的相似系数分布在0.440~0.736之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573;2个杂交新品种与父本84K的相似系数较大,相似系数分别为0.632和0.688。ISSR分析中杨树各品种(无性系)间的相似系数分布在0.412~0.883之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636;2个杂交新品种与父本84K的亲缘关系较近,相似系数分别为0.735和0.883。6.综合SSR和ISSR2种分子标记进行了遗传相关性分析,各杨树品种(无性系)间的相似系数分布在0.467~0.775之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601,聚类树状图结果与ISSR分子标记的结果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