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主导力量,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效率与成败。规范公司治理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首要任务。多年来,我国国有企业一直面临着所有者缺失、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等诸多治理困境,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在各种对策中,混合所有制改革为优化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提供了有效途径,国家对此高度重视。然而,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究竟怎样优化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目前研究并不充分。基于此,本文的主要目标是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化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机制与路径。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公司治理和混合所有制的学术成果,回顾了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相关的公司治理理论,分析了英美治理模式、德日治理模式、新加坡淡马锡模式等可借鉴的公司治理模式。紧接着,针对目前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探索研究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化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机制与路径,提出了目标、总体路径和核心机制,并针对问题细化了具体措施。随后,以华通公司为例,介绍其混合所有制改革历程和优化公司治理措施,并对其治理效果和经营业绩进行评价,为本文的研究予以佐证。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定性研究法、对比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得出如下研究结论:国有企业产生公司治理问题的原因在于国有股权过于集中,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相互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没处理好,党组织、员工等企业内部的利益相关者难以发挥作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护和实现全体股东、党组织、管理者、员工、债权人、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化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机制与路径主要是通过多元化股权结构、协同治理模式和“大监督”体系这三大核心机制,优化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