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中药凉血疏肝方的临床疗效,并测定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经凉血疏肝方治疗前后血清神经肽Y水平,以及与正常人血清神经肽Y水平的对比,继而探讨中药凉血疏肝方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神经肽Y的影响,为分析凉血疏肝方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75例合格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选取我院体检健康者29例。治疗组予凉血疏肝方,对照组予雷公藤多甙片,疗程一个月。在治疗前后分别对合格入选病例进行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两组治疗前后以及正常人血清神经肽Y的浓度。观察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以及血清神经肽Y的变化,检测血液分析、肝肾功能等客观的实验室指标,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前两组性别、年龄、病程、PASI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2%,两组相比,经X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3.治疗后两组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经t检验,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4.治疗前两组血清神经肽Y水平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均显著高于正常人水平(P<0.01),经两种方法治疗后,治疗组血清神经肽Y水平有显著下降(P<0.01),与正常人相比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血清神经肽Y水平无明显下降(P>0.05)。5.安全性观察: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1.凉血疏肝方治疗银屑病疗效确切,可以起到和雷公藤多甙片相似的治疗效果。2.银屑病患者血清神经肽Y水平高于正常人。3.凉血疏肝方可以降低银屑病患者血清神经肽Y的浓度,而雷公藤多甙片不能。4.凉血疏肝方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疏肝解郁,降低了情绪应激反应导致的神经肽Y的释放,干扰了皮肤局部的炎症及免疫反应而起到治疗作用。5.该方法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