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行为管理中的教育—高中校规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r0op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集体教学背景下,学生行为管理曾经被视为教育的准备,而非教育本身。然而,现代学校中针对学生行为进行的管理活动早已超出严格意义上的管理,包含了诸多具有教育意义的因素。本文以在上海市某高中学生行为管理实践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为线索,探讨什么样的学生行为管理具有教育意义。论文首先通过实例分析,考察我国高中学生行为管理活动,识别出诉诸人格魅力、亲密师生关系以及个人权威的行为管理模式。在分析这三种诉诸个人因素的行为管理的优缺点基础上,主张现代学校倚重校规进行学生行为管理。论文继而借鉴德育内容分层理论,对我国校规进行层次分析,发现依靠针对具体行为方式的规则能够最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行为管理,依靠针对一般行为倾向的原则不但影响学生的行为,而且影响学生的态度,而作为表达思想、情感和价值取向的理想虽起教育作用,却难有行为管理之效,因而不宜列入校规。论文接着运用社会认知领域理论,对校规进行领域分析,发现学生对于道德领域和习俗领域的规则有着不同的认知模式,区分领域的管理不但更有实效,而且各具不同的教育作用。论文进而针对高中生对不同规则表现出的不同态度,利用社会认知领域理论和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证明尊重学生认知规则的领域特征与发展规律的行为管理可以促进学生的道德与社会认知的发展。基于上述发现,论文最后对学生行为管理实践提出若干建议:要使学生行为管理具有教育意义,需要从诉诸个人因素的管理走向诉诸校规的管理;在诉诸校规的管理中,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逐渐在诉诸规则的管理中引入诉诸原则的管理;在诉诸规则的管理中,要在尊重学生认知规则的领域特征和阶段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实施区分领域的管理和促进道德发展的管理。
其他文献
洗衣房负责对全院各种医疗被服,各科值班室被服和工作人员工作服进行清洗、消毒、缝补、干燥、熨烫、折叠、下收、下送等供应工作,是控制院内感染的关键环节.在进行这些工作
新世纪之处,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国家明确了三级课程管理,允许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这对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提供了保证,但这同时也
新媒体时代,社交媒体的兴起和出现,正在深刻改变着新闻报道的生产机制和记者的报道方式。基于迅捷的媒体发布功能和较好的互动特性,社交媒体很快为法律圈相关各界专业人士所
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最高层次,这种能力需要有意识地培养。本文以一所省级示范高中的高三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量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教学逐步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的课堂教学活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
本文以鲜罗汉果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常温超高压提取技术对罗汉果甜苷进行提取,以罗汉果甜苷V得率为评价指标,确定了最佳的提取工艺参数,并和加热回流提取方法做比较。同时,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对2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法以提高肌力.结果经康复护理,全组病例术后
对焉耆绿洲近30年3期遥感数据(1973年MSS,1990年TM,2000年ETM)应用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进行解译和拓扑后,在fragstats 景观格局分析软件中,计算出不同时期景观指数,根据计算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