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解机制视域下《鲁滨逊漂流记》两个汉译本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s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小说家丹尼尔·笛福的著名长篇冒险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三百年来,该小说因其朴素而幽默的语言、单纯的人物关系、简单的故事线索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读者的喜爱。小说以“回忆录”的形式描述了鲁滨逊身处孤岛的冒险故事。青年鲁滨逊·克鲁索不安现状,喜好冒险,不听父亲劝阻,执意出海经商,曾三次航行到南美洲。一天,他的船在太平洋上搁浅,船上的人都不幸葬身海底,惟有他一人奇迹般地活下来,并漂游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岛上。从此,他在孤岛上劳作生息,年复一年。他与孤独为伴,《圣经》成为他的精神支柱。后来他搭救了一位土人,把他收作仆人并称之“星期五”。他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独自在孤岛上生活了28年。这个故事对于十八世纪的英国读者来说简直是个奇迹!今天,许多后殖民批评家都将这部小说视为一个经典的帝国叙事。毫无疑问,该小说已经成为世界文学经典。《鲁滨逊漂流记》二十世纪初被首次翻译介绍到中国。在过去的一百年里,该小说已有100多个中译本,堪称文学翻译界的奇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该小说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是中英百年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事件,也当然是一个值得学界认真思考和研究的文化事件。在之前的文学翻译研究中,《鲁滨逊漂流记》一直是热门话题。但是,多数学者注重译文与原文的对比研究,比较译文的忠实程度,以评判译文的优劣;还有部分研究从文化操控的视角考察翻译文本的意识形态;也有学者探讨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问题,但是大多仅从译者的教育背景、生活经历、个人禀赋等角度提出一些比较模糊的解释。随着认知科学以及认知视角翻译研究的发展,翻译过程和译者作用逐渐纳入文学翻译研究的范畴,为我们认识译者主体性提供了更为客观科学的路径。本文旨在借用认知语言学的识解机制理论来阐释《鲁宾逊漂流记》中文译本所体现的译者主体性。Langacker在认知语法框架中提出了人类认知的一种重要方式“识解”,并将其定义为“人们具有的用不同方式来理解同一场景的能力”,主要包括五个维度:详略度、辖域、背景、视角和突显。他主要用此来解释为何人们面对同一场景时会有不同的语言表述。基于Langacker的核心观点,本文选取徐霞村和郭建中翻译的《鲁滨逊漂流记》作为研究对象,从识解机制理论的五个维度(即详略度、辖域、背景、视角和突显)出发,考察和分析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问题,揭示不同译本产生的认知机制。本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是背景介绍,包括选题背景、意义及论文结构。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概述《鲁宾逊漂流记》在中国的翻译历程,重点介绍了三个著名的汉译本,并综述了译本研究成果与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是理论介绍,详细介绍了识解机制的基本内涵、核心概念及其在翻译研究中的运用。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运用识解机制的主要维度分析和阐释所选取的两个中译本,剖析译者在详略度、辖域、背景、视角和突显等五个方面展示的主体性。第五章是结论,总结本研究主要发现,展望后续研究方向。通过研究,本文发现:文学作品翻译涉及译者的利用认知资源进行的加工,认知视角为我们认识译者加工和翻译选择背后的主体性提供了一个比较客观的分析路径。此外,“识解机制”能有效地解释翻译过程的运行机制,揭示译者主体性与不同译本产生的认知机制。
其他文献
王莽篡汉后,依照儒家理想主义的治国方针,推行了一系列的改制措施。非但没有挽大厦之将倾,反而带来了社会的剧烈动荡,引起社会各阶层的不满和反抗。在此情形下,社会各阶层寄
在分析冷链概念及冷链物流构成的基础上,以新鲜番茄为例,通过目标分析与范围界定、确定功能单位、系统边界和假设以及数据收集,计算了新鲜番茄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碳排放。研
"反倾销会计"是企业在反倾销应对过程中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完善我国现有会计准则、增强企业财务管理意识、培养国际反倾销会计人才和加强企业反倾销信息库建设等几个
风险预防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和国内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该原则要求我们在进行任何的经济活动之前就对该活动可能会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进行风险
为提高通风机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结合山西沁东能源东大矿井主要通风机系统改造和智能调控现状,从通风机系统组成以及系统功能两个方面提出一系列优化措施。不仅实现了通风机
为获得在小雷诺数下圆柱绕流的流场特性,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在Re=40情况下,采用有限体积法、协调一致的半隐式算法SIMEPLEC和层流模型,运用Fluent软件对圆柱绕流的二维
基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城乡差异的分析视角,在流动老人的个体特征、社会经济特征和流动特征三个层面考察了不同户籍流动老人自评健康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药理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化疗方式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5例,
在激光防伪技术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全息图──随机点全息图.介绍了它的设计原理和制作方法,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这种全息图利用了人的视觉心理学和视觉生理学
选择了三种球磨时间制备的Ni/Ti机械合金化粉末,通过冷喷涂制备了不同结构的Ni/Ti涂层.涂层组织结构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进行了表征分析.试验发现,随着粉末球磨时